嗯?怎么多了兩條道路?
她放下望遠鏡,在筆記本上搜索起來,在對比了近兩年來的照片,果然發現在去年十一月份發射的時候還沒有那兩條道路,而在今年一月份的發射照片之中,就出現了那兩條道路。
多了兩條道路,是用來干什么的?卡琳娜再次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起來。
漸漸她發現了一些可疑之處,再一次在筆記本電腦上搜索[亞特蘭大航天發射中心規劃圖]。
一對比之后,卡琳娜恍然大悟,那兩條道路竟然是航天飛機跑道,可是華國又沒有研發航天飛機,建設航天飛機跑道干什么?
現場不僅僅大衛和卡琳娜發現了兩條突兀的道路,其他人眼尖的記者也發現了。
中午十二點。
放射塔樓緩緩展開。
[10……5……3……1,0,發射]
轟!淡藍色尾焰推動著長五—D一飛沖天,發射塔樓底部的散熱水池,瞬間升起一團團白色水蒸氣。
液氧和液氮混合燃燒下,長五—D速度非常狂暴,以一個傾斜角向外太空飛過去。
地面的照相機和望遠鏡,很快就失去了它的蹤影。
發射中心的控制大廳。
陳耀和李國慶正在緊張地看著監測數據。
“報告,長五—D即將突破卡門線。”
“報告,長五—D已經突破卡門線。”
“報告,芯一級分離成功。”
負責芯一級的控制小組,立馬行動起來。
分離之后,芯二級繼續推動著長五—D向近地軌道1500公里處而去。
而芯一級的主發動機已經熄火,輔助發動機啟動,開始快速矯正飛行方向。
15分鐘,芯一級的箭體已經頭部稍微向下,尾部主發動機稍微向上。
“芯一級進入3萬米。”
“展開輔助飛行機翼。”
由高強度材料制作的可折疊空心機翼隨即展開,芯一級頓時變成了一架飛機。
至于頭部不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影響,對于芯一級而言并沒有關系,畢竟芯一級的設計理念是為了方便回收,而不是作為高速飛機。
在輔助發動機的作用下,芯一級變成一架大型無人機,在北斗導航的指引下,向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飛行過去。
此時觀測區上。
“哦買噶!”
“思庫以!”
“航天飛機?!”
展開著陸輪的芯一級,緩緩在跑道上降落滑行。
大衛連忙操縱著攝像機,緊跟著芯一級的身影。
“竟然是航天飛機?”卡琳娜瞪大眼睛看著那跑道上的芯一級。
芯一級停了下來之后,早已準備就緒的工作人員,開著牽引車將芯一級拉入檢修車間里面。
與此同時。
在近地軌道300公里附近,芯二級也分離成功,正在環繞著300公里軌道,逐漸靠近藍星大氣層。
不過芯二級回歸發射中心需要一段時間,預計需要50小時左右,主要是藍星軌道環繞需要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