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不滿的說:“你們這樣做是不人道的!”
“你就說有沒有效果吧?”高遠反問道。
“·····”
10分鐘以后,熱身訓練結束,高遠言出必行,每組中都有進圈次數最多的球員受罰,在眾目睽睽之下做起了俯臥撐,但好在沒有人因為連續兩次加罰而被罰跑一萬米。
高遠似乎還有點遺憾,喃喃道:“可惜沒抓到個典型,殺雞儆猴!”
馬爾克斯心里暗罵:“瘋子!這個年輕人是個瘋子!”
高遠意猶未盡的對球員們宣布道:“以后的正式訓練階段,GPSports系統會統計你們運動狀態下的心率、運動時間、跑動距離等指標,如果被發現有偷奸耍滑,無法達標的,那么下一堂訓練課就不用練,直接去跑兩萬米好了。”
在場的所有少年們都不自覺把目光投向還在那吭哧吭哧做俯臥撐的隊友,心里全都一寒。誰也不會懷疑這個年輕的教練會說到做到,言出必行。
高遠的嚴格讓球員們叫苦不迭,但正式訓練后,大家卻發現訓練量達標似乎并不太難,而且還不覺得很辛苦。
因為高遠的訓練手段豐富多樣,方式非常新穎。
比如同樣是傳接球訓練,相比于馬爾克斯陳舊、刻板的兩人互傳方式,高遠的訓練方法就有趣的多。
他將球員分為3人一組,分別定義為A、B、C。以訓練場兩側的球門分別為起點和終點,在這100米的距離內要求三名隊員相互傳球,向前推進。由球員A發起傳球,傳給B,但傳完球之后必須立即跑到B所在的位置,這時候B已經將球傳給了C,同時B傳完球之后向C移動,而C在接到球后立刻將球會做給A,然后向側前方移動,而A此時接到球又傳給B并向其所在位置移動·····以此類推。
這樣的傳球看似很簡單,但因為傳完球之后立即就得移動到位,中間只有2、3秒的間隔時間,稍微慢一點,就會接應不到隊友的傳球。而且在不停地移動中,對球員們的傳球精準度要求較高,位置傳偏了,球速傳慢了,都會造成整體推進速度的停滯。
這是模擬實戰的傳跑接應。在實戰中的理想狀態是,球員們始終處于不停的移動之中,而隊友也能立刻將球傳出去,然后再形成新的接應點。這樣的訓練設置,就是為了讓球員們在不斷跑位中尋找最佳的接應位置和傳球腳法,同時形成肌肉記憶和本能意識。
球員們都踢球多年,只練了兩三次,也都找到了偷懶的竅門。只要彼此間拉開的距離足夠長,傳球再慢一點,那么就有足夠多的跑位時間,而且距離拉長了,傳球的次數也減少了,只需要6、7腳傳球,就可以輕松跑完這100米的距離。
當馬爾克斯看到有一組巴西球員只用了6腳傳球,就完成了100米的路程時,嘴角掛上了一絲不屑的嘲笑,嘀咕道:“看起來花里胡哨,但要偷懶實在太容易了,比老老實實相互傳球效果差遠了!”
但高遠哪是這么好對付的,他宣布道:“好了,大家已經熟悉了這項訓練科目的基本要求,那么接下來就開始進行進階訓練吧。在這100米的距離內,每組球員要進行15腳以上的的傳球,也就是每人至少要觸球5次以上,同時有時間規定,一組訓練必須在20秒鐘之內完成,如果在時間或傳球次數上無法達標的,你們三個人就一起跑圈吧,每超一秒或者少一腳傳球,就跑兩圈,每一圈都必須在1分鐘以內完成,如果達不到就繼續加罰,直到達標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