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姬光聽了,頓時一陣心安,心說不愧是仙師,這話說的就是有牌面啊。
那幫子大臣武將們卻是一個個都有些無語,心說這仙師也太囂張了吧,哪來的底氣,不是在吹吧?
一個老臣卻是有些忍不住了,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一聲,“無塵子國師果然不同反響,卻不知道國師有何妙計能夠退敵?”
張洛塵看了那老頭一眼,心說我能有什么妙計,我就是跟著來混經驗的,真要打不過老子可是要跑路的,反正自己又沒領你家的俸祿,又沒有什么牽絆,可不會因為一個國師的虛名把命送了的。
不過這話自然不能說出來,微微思考了片刻,卻也想出一番言語來。
“妙計談不上,不過想法還是有一些的,隨便說說,大家姑且聽之,敵軍雖然看似兵力雄厚不可戰勝,但是卻有三害,我軍看似兵力薄弱,勢單力薄,卻有三利。”
姬光急忙道,“國師還請仔細將來。”
張洛塵侃侃而談,“其一,敵軍兵力雄厚,號稱十萬,縱然是虛數,六七萬總是有的,而要供應如此龐大的軍隊,敵人肯定需要大批的糧草,再加上千里轉運,耗費巨大,因此對于國力可謂是極大的負擔,因此每過一日,敵人的勝算便會減少一分,此乃天時之害。
反觀我方堅守城池以逸待勞,城內糧草豐足,且內有良臣,外有援軍,每過一日,我軍勝算便多上一分,此乃天時之利。
其二,敵軍進兵迅速,只用了六天便攻打到了洛城城下,奪取數縣之地,但也因此留下許多隱患,這幾個縣的忠義軍和護**并沒有被消滅,只是被調走或遣散了而已,隨時有可能威脅敵方的退路,此為地利之害。
而我方卻熟悉地形,只要派遣一些特使,召集這幾個縣的民軍,再派遣一支精銳騎兵,便可對敵人后方和糧道造成巨大威脅,使其后方不穩,此為地利之利。
其三,姬軒興不義之師,勞師遠征,天怒人怨,又與陰司鬼族勾結,行陰毒詭計,若是能夠將他的這般作為宣揚出去,其軍隊必然離心離德,此乃人和之害。
而我方先王被害,士民被殺,家仇國恨,正是同仇敵愾之時,兵法有云:哀兵必勝。陛下當讓城內軍民得知那姬軒的所作所為,并且告訴他們,若是洛城城破,姬軒必然要將城內軍民盡數殺害,以資幽都王,這便可以讓軍民同心,死戰到底,此乃人和之利也。
有如此三害三利,所以我敢斷言,我軍看似處于劣勢,實際上卻已經穩操勝券了。”
這番話一出口,那姬光卻是一臉的激動,想不到自己這么大優勢,之前竟然完全沒察覺到啊,國師的眼光果然就是不一般。
那老臣聽了卻是若有所思,想了想,卻是拱手道,“國師言之有理,果然是真知灼見,陛下,誠如國師所言,此戰我軍必勝,還請陛下勿憂。”
姬光身邊那些年輕的文臣武將們,也都一個個振奮了起來。
等到姬光帶著文武官員下了城墻,回去商討守城之策了。
秦子昂卻佩服的對張洛塵道,想不到張兄對兵法也這么有研究,竟然能想出這般計謀良策,連司空大人都啞口無言了。
張洛塵卻笑了,“你小子想多了,那老頭不是想不到反駁我的話,而是不敢反駁啊,你也看到剛才國王都啥表情了,他要真說贏不了,又有什么好處不成?你再看現在,雖說兵力還是那點兵力,但至少士氣上來了不是。”
秦子昂卻是一怔,朝著四周看去,果然,大概是張洛塵之前的那翻對話被傳開了,城頭上的士兵們雖然還是一副緊張模樣,但至少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戰戰兢兢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