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爆發了幾次叛亂,不過百姓們不愿意跟隨他們作亂,他們只是帶著幾百個家臣去造反,這是以卵擊石,沒有任何用處。
張平一家,就是落魄貴族的典型,他們家里的耕地都被奪走,家臣被釋放...張平的妻要照顧自己的孩子,要支撐起一個家庭,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其實,張平有兩個兒子,不過,他的小兒子體弱多病,很早就送到了妻子的娘家,張平的老丈人是個有名的醫生,他可以為自己的小外孫調養身體。
在如今,張平不在,張良的母親覺得自己沒辦法來養活兩個兒子,也就沒有將小兒子接回來。
在那日,趙田典來拜訪他們之后,張母就意識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她是讀過書的,并不愚鈍,那位田典的隨從非常的闊氣,看起來不像是個田典,而在他離開之后,周圍的這些郡縣就開始救濟孤兒寡母,并且鼓勵她們再婚,赦免了那些成為后父的人。自己跟那位田典訴苦后不久,各地就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這讓張母更是懷疑那位田典的身份。
當長安君來到這里的時候,張良正在讀書,張母看著面前半大的孩子,并沒有什么像對待趙括那樣的警惕,她笑著問道:“你有什么事情嗎?孩子?”,長安君身材消瘦,看起來比張良也大不了多少,長安君這才朝著她俯身一拜,問道:“請問這里是張相的府邸嘛?”
張母愣了一下,這才點了點頭。
“我是奉父親的命令來為張良送來書籍的...”,張母驚訝的問道:“您是趙田典的兒子?”,長安君急忙點著頭,說道:“我叫趙長安,正是他的兒子...”
而正在屋內讀書的張良,聽到屋外的聲音,也是忍不住的走了出來,他好奇的看著面前的長安君,長安君也是在打量著他,他也不知道,父親怎么會如此的重視一個半大的孩子,他實在看不出這孩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張良的目光卻是留在了長安君身后的武士們抱著的那些書籍之上。
張母思索了片刻,這才笑著說道:“其實也不必送來...家里的藏書夠多了。”
而長安君搖著頭,他看著身后的那些武士們,武士們便將這些書籍竹簡之類的都抬進了院落內,長安君這才讓武士們離去,張母承受了他人的好處,自然也是要款待長安君這位客人的。張良將那些送來的書籍翻開了幾頁,這才驚呼道:“這都是馬服書的手稿!都是些我不曾看到過的!”
張母說道:“請替我感謝趙田殿的恩德,他對我家的照顧,我們一定是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