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早出土的馬蹄鐵是公元前兩百多年,嘿,正好就是如今這個時代,可是出土位置在歐洲,據猜測是羅馬人的發明。
趙括對這三件東西沒有太清楚的認知,可是畢竟在這個時代活了這么久,也騎了一輩子的駿馬,結合如今騎馬所遇到的困難,他大概能猜出這三件東西是怎么用的。當趙括帶著兒子來到墨家的研究中心的時候,墨家弟子們紛紛起身行禮拜見,他們將趙括當作巨子,雖然趙括自己并不承認。
秦王自從嘗到了紙張,水車,轅犁,高爐冶煉,水力排囊冶煉等技術的便利之后,就愛上了墨家...這些人的能力太強大了呀,紙張讓秦國隱隱擺脫了竹簡,辦事效率提高,從根本上就對各國形成了技術優勢,隨后的水車與轅犁,讓秦國各地的糧產大增,更別提冶煉技術對鐵器質量的提升和對產量的增加。
在這些人的努力下,秦國都已經對各國完成了技術壟斷。秦王給這些人賞賜了爵位,同時給與更好的待遇,更多的扶持,要求他們放心鉆研,寡人永遠給二三子撐腰,別怕失敗,搞就完事了!當三家之墨承認了同一位巨子后,墨家也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三家分工明確。
齊墨在鉆研墨經,在趙括的幫助下,重新的進行詮釋,并且主張墨家的大一統,提出諸多的治政主張,培養出了不少的弟子,而楚墨和秦墨則是在搞民事和軍事發明...墨家在秦國的影響力不斷的增加,隱約有著成為顯學的模樣...當今的顯學,非法家莫屬,有著韓非作為領袖,有著秦國作為后盾,有著不可計數的官吏來執行...
就是儒家都得靠邊站...而韓非的《韓非子》一出來,法家集大成者直接將法家推到了獨步天下的地步,韓非一生都在鉆研律法,填補律法的空缺,他的很多律法學說,例如要在人的基礎上對罪犯進行審判,在趙括看來已經是非常先進了...韓非提出,牲畜犯法,是不必治罪的,因為那是牲畜,他不是人。
可是人犯法,一定是要治罪的,因為尊敬他是一個人,一個有理性的人,故而他要接受懲罰,在懲罰一個有理性的人的時候,要以懲罰人的方式來進行懲罰。
另外,還有韓非提出的幾個治罪的辦法,未遂的概念,道德感和普法的關系,主觀客觀,緊急避險,生命至上等...讓趙括都有些害怕,自己到底是弄出了個什么怪物...法家成為顯學,唯一能與他抗衡的就是儒家,說起來,儒家也是慘,當初楊朱學派興起,能抗衡的是儒家,墨家興起,能抗衡的還是儒家,法家興起,倒霉的還是儒家。
在這兩家之后,當然就是墨家和雜家...雜家這一派要求吸納百家所長,尊崇大一統...要求法治,請求德政,就是百家的縫合怪,代表的學者是趙括...還有呂不韋,主要還是趙括,趙括當初的弟子們返回各地,教導弟子,從而造就了雜家的興起...在全國各地,都有趙括的徒子徒孫,有的擔任官職,有的從軍,有的專門研究馬服書,有的務農救人。
雜家的吸納百家之長,以及六國一體,對秦國都是有巨大作用的,故而秦國官方非常支持這個學派,只是在楚國燕國等地方,就容易遭受打壓了...雜家之所以沒有能一躍成為最大的顯學,大概還是因為他出現的時間太短...積蓄太薄弱..而集大成者趙括又不愿意去有意的振興這個學派。
墨家興起,輕易能看出來的就是他的弟子數量...趙括和趙康走進來的時候,擠擠攘攘的,幾乎都是墨家的弟子們,他們看起來非常的繁忙,有的在忙著滅火,有的則是在削木,有的在玩泥巴...趙康目瞪口呆,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眾人拜見了趙括,吾滏很快就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