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長生看得他們可愛的緊,“你們要說鹽井這巴蜀有,這個史書上有記載的,鹽井的掘鑿是戰國時期李冰首創的。他成功地組織人穿廣都鹽井、鹽溉。這些鹽井、鹽溉屬于大口淺井的雛形。到了東漢不但能開采自然鹽泉、鹽巖所標示的地下鹽鹵,而且能開采沒有自然鹽泉標示的地下鹽鹵。”
“看看這不就有人了。”楚九樂觀的說道。
“可是太遠了。”鐘毓秀非常遺憾地說道,“咱們現在要的是搶時間,得趕在他們卡咱脖子的時候,盡快的找到鹽井。”
“這個不是咱們想就能馬上做到的。”楚九煩躁地撓撓頭道,忽然一拍手,食指點著他們倆道,“你們剛才不是說海上貿易嗎?番邦之人喜歡咱的茶葉、絲綢的嗎?本地兩家大商人不都找咱合作的嗎?”
“這商人的嗅覺真是敏銳。”鐘毓秀微微勾起唇角看著他說道。
“你當時不是拒絕了。”姚長生深邃的雙眸看著他說道。
“那是咱不知道這里面的彎彎繞繞,不知深淺的踏進去,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楚九絞著手指看著他們道,“現在嘛!咱有底氣了。”目光落在鐘毓秀身上,輕撫額頭又道,“我記得長生曾經說過,打到海邊,這有了戰船還怕什么事不成嗎?”
鐘毓秀杏眸圓睜看著他,震驚地看著他說道,“你簡直比我還敢想?哪來的銀子造船。”
“賺唄!”楚九看著他們輕松地說道。
“喂喂!阿九,這造一艘船得多少銀子嗎?”鐘毓秀食指點著書案看著他說道,“況且造船得是船隊,一艘船根本不值當的。”
“那需要多少?”楚九黑漆漆地雙眸看向她問道。
“銀兩百萬計。”鐘毓秀目光沉靜地看著他說道。
“不多嘛!”楚九砸吧了下嘴道。
“你是不是覺得有那四十萬兩,感覺幾年就能賺回來了。”鐘毓秀看著他搖頭失笑道。
“難道不是嗎?”楚九眨眨純真的雙眸看著她說道。
“百萬計,不是一百萬,最起碼得四、五百萬才能形成規模。”鐘毓秀看著他想了想又道,“而且這只是船,你還得算上船上的人員啊!餉銀,吃喝拉撒睡,那個不需要銀子。”
“是這樣嗎?”楚九捏捏自己的耳垂道,“那總覺的吹口氣就會跑了。”
“那個長生知道現在燕廷一年的稅銀是多少嗎?”鐘毓秀視線轉向姚長生忽然問道。
忽然又被點名的姚長生趕緊說道,“那個稅收不上來的。”
“賬面,賬面。”鐘毓秀聞言看著他笑著說道。
“大約四、五百多萬兩。”姚長生清明的雙眸看著他們倆說道。
“這么少?”楚九驚訝地看著他說道。
“你以為多少?”鐘毓秀笑瞇瞇地看著他好整以暇地說道,“商稅為零,只靠地里產出那些交稅,能有多少。現在這世道,又不能安生的種地,哪里收得上來稅。”
“這是舉國之力了。”楚九吞咽了下口水道,“等一下那你還說海上貿易賺錢,難道就小木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