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妹妹那么驚訝干什么?這史書不是白讀的。”鐘毓秀清澈的星眸看著她說道。
“史書不過是敲門磚,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人來,此人即是你自己。”陶七妮澄凈的雙眸看著她說道,“你讀到的什么就是什么?”
鐘毓秀聞言眼前一亮道,“對對對!以史為鑒,知興替,史書上講的帝王將相居多,可這背后確實蕓蕓眾生。”
“哼……”陶七妮輕哼一聲道,“誰讓這筆桿子只盯著上面,老百姓不識字,沒辦法替自己說話。”
“可他們心里有桿秤,眼不瞎、心不盲。”鐘毓秀黑的發亮的雙眸看著她說道。
陶七妮笑著重重的點頭,“鐘姐姐說了鞏固朝廷對地方的統治,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糧北運。其實更大的是它積淀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人將大運河譽為大地史詩,它與萬里長城交相輝映,在這大地上烙了一個巨大的人字,同為匯聚了祖先智慧與創造力的偉大結構。”
鐘毓秀聞言搖頭失笑道,“你這評價……不過運河養活了兩岸的百姓。運河開鑿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漕運,實實在在為了漕運的目的而生。現在更加感覺漕運支持著王朝的生命。”深吸一口氣道,“這要不是咱們注重海運,只能靠漕運。可這海運,海盜與海上風險不能忽略。也幸好長生兄弟懂這方面,不然這海運就擱淺嘍!”
陶七妮聞言微微勾起唇角莞爾一笑,“糧草北上,這棉花可以南下啊!”
鐘毓秀微微瞇起眼睛看著她說道,“這棉花現在看來更適應北方種植,而這絲織業江南更為發達,有銀子賺,這江南的商賈就像是貓兒聞到魚腥一樣。”
“鐘姐姐什么時候也變的這么財迷。”陶七妮眉眼彎彎地看著她調侃道。
“小家與大家一樣,沒錢是寸步難行。”鐘毓秀星眸漸黑看著她直白地說道,“國富民強,我現在也是俗人,喜歡黃白之物。”
“呵呵……”陶七妮微微勾起唇角看著她微微一笑道,“都是俗人,喜歡小錢錢不丟人。清高之人也不是餐風飲露就能活下去的。”
鐘毓秀看著她微笑著頷首,指指她眼前的茶盞道,“喝水。”
陶七妮端著茶盞,目光怔怔地看著墻上的輿圖,不得不佩服她家的姚大公子,這勘察能力。
在沒有任何的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就畫的如此的真實。
鐘毓秀眨眨星眸看著她問道,“你盯著輿圖做什么?”
“我想說我家長生畫的真好。”陶七妮眼底毫不掩飾自己的滿眼星光。
“我也佩服,沙盤做的更好。”鐘毓秀眸光真誠地看著她說道,“我非常慶幸跟你們不是對手。”
“鐘姐姐也很棒啊!是主上的賢內助。”陶七妮笑著恭維道,“可能是家學淵源吧!”
“那也要長生兄弟努力才行。”鐘毓秀笑吟吟地看著她說道,“學習是很枯燥的。”
“對!”陶七妮笑著點頭道,他真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