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長生和陶六一從書房里出來,在池塘邊找到了陶七妮。
夕陽下掩映中樹木中的陶七妮拿著烏龜殼,叮叮當當的晃動著。,
“妮兒你這是在干嗎?”陶六一目光鎖在她陶七妮手中烏龜殼道,“里面放的什么?”
“咚咚咚……”陶七妮捂著的手松開,銅板掉在了竹桌上。
“你在算卦。”陶六一黑眸瞪的溜圓,看著她不敢置信地說道。
“錯!是研究《易經》。”陶七妮聞聲回頭瞥了他們一眼道。
“妮兒怎么開始研究它了,這不是江湖術士騙子管用的。”陶六一驚訝地看著她說道,坐在了她對面竹椅上道。
“有嗎?我覺得還好。”陶七妮笑著將龜殼和銅板收了起來,放在竹桌上《易經》的上面。
“怎么想起來研究這個了。”姚長生坐在她身旁的竹椅上一臉好奇地問道。
“主要是研究奇門遁甲和梅花易數。”陶七妮忽然想起來目光灼灼地看著他道,“我記得你會這個,在黑風寨的時候,你還修復了陣法的。”
姚長生眸光溫柔地看著他們倆說道,“這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主要還是先修行好自己,然后持戒以自控,定而能靜思,慧而知因果。于是就能看清楚一切了。”
“嗯嗯!”陶七妮點頭如搗蒜道,滿眼小星星地看著他,非常贊同他說的。
《易經》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是老祖宗的智慧,而是科學和哲學,是了解心理學、神經醫學,物理學,經濟學……通過深入的鉆研掌握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之后的必然結果,真沒有那么神秘。
之所以神秘,有人為的因素,不神秘怎么好唬人呢!
“宋陸九淵《語錄》: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姚長生明媚的雙眸看著他們說道。
“君子應當尊奉德行,并且在做學問時如果要探尋根本,有所收獲,就不要拘泥于對古代經書的追根究底,應多挖掘本心。”陶七妮雙眉輕揚看著他們笑吟吟地說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反正活到老,學到老。”陶六一黑得發亮的雙眸看著他們傻乎乎的笑道。
“嗯嗯!”陶七妮笑盈盈地點頭,“可不是書呆子那種學。”點點自己的腦袋,“始終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咱懂!不人云亦云嘛!”陶六一澄澈的雙眸看著她憨憨一笑道,話鋒一轉道,“晚上吃什么?”
“清粥小菜。”陶七妮抬頭看看天空道,“你們先飯廳去。”說著拿起《易經》道,“我送回去。”
“好!”姚長生眸光溫柔地看著她說道。
&*&
轉過天早朝,金鑾殿上,“臣有本奏。”姚長生雙手抱拳一揖到底道。
“你說。”楚九目光凝視著他說道。
“我要說的是,我們不僅要防著燕廷炸黃河,還要防著他們制造瘟疫。”姚長生面色嚴肅地看著楚九說道。
“瘟疫?”楚九聞言眉峰輕挑看著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