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這年的十月下旬,天氣漸漸涼了。
高崎接過仟佰聚時裝店來,也有一個星期了。
胡麗麗雇了個服務員,叫陳春梅,只有十七歲,郊區農村的。十四歲就到城里來打工,做過飯館的服務員,干過包裝工,還在街上擦過皮鞋。
出來打工,又沒有文化,做什么都很辛苦,做什么也都不賺錢。
好在她在城里歷練了三年,見人已經不再靦腆害羞,腦子也不笨,只是普通話講的不太好。
胡麗麗一月給她三百,白天和她一起看店,順便教她說普通話。
晚上,陳春梅就住在店里,這樣可以省去租房住的費用。
做服裝店,高崎其實幫不上什么忙,主要負責收錢、記賬。
其實,這個他也做不好,什么八折九折的弄不明白,還得胡麗麗來弄,他基本就等于是廢物點心一個。
服裝店在比較繁華的中心路上,一般都是要營業到晚上九點以后才關門的。
晚上陶潔下了班,也會過來幫忙。其實也幫不上什么忙。
這做服裝生意也是有講究的,怎么招徠顧客,怎么把衣服賣出去,都得慢慢學。
陶潔過來,也就是幫著整理一下擺掛的衣服。剩下的,跟顧客交流她會緊張,臉紅,還不如那個胡麗麗招來的陳春梅。
高崎也看出來了,妻子不是干這個的料,所有的事情,都得指望胡麗麗。
他就和胡麗麗商量,晚上讓她再加會兒班,到九點,大家一起下班。一月再給她加五百塊的工資,一日三餐都是高崎出錢買。
暫時先這么干著,等他慢慢熟悉一些了,能應付顧客了,胡麗麗再正常下班回家。
2000年,在唐城,可以一月掙到兩千塊錢的,還真沒有多少人。
胡麗麗答應了。
服裝店的生意還可以,每天都有那么千數塊的營業額。拋去成本和員工工資,還能剩個百十塊。禮拜天營業額基本可以翻番。
這也是高崎敢給胡麗麗加五百塊錢的底氣。
可是,再刨去水電房租,高崎這個老板,恐怕基本就是白忙活了。
這個營業狀況,遠沒有當初店主夫妻說的那么好。
高崎也不在乎。反正他有銀元賣著,服裝店自己不熟,不賠錢就行。
這已經比當初他賠錢的設想好多了。
其實,這輩子能重新看到活蹦亂跳的陶潔,他已經知足了。錢對他來說,并不重要。他弄錢的目的,就是讓陶潔過得好一些。
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他經營服裝店,為什么不掙錢了。
一次在店里和胡麗麗偶然閑聊,胡麗麗告訴他,店主夫妻并沒有對他撒謊,這個店的生意,過去真的很不錯。
九月份的時候,南方幾家“仟佰聚”的供貨商,就寄來了冬秋季服裝換季的服裝樣品和圖案。
駐唐城的服裝公司代理商,也送來了新一季的服裝資料。
店主夫妻只打算做到年底,就沒有備南方遠處的貨,只選擇了附近的幾家代理商。
選擇附近的代理商,也是貪圖賣完了可以隨時去進貨,不用備貨。
對服裝的款式,也是有意減少種類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