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學員不是每天都來上課,除非要參加比賽的選手,才天天來上課加練。其余學員,都是每周來上一天或者兩天的課,其余時間不來。
到這年的夏天,把每天來上課的所有學員加起來,就有一千多人了。
所以,岳帆的武館掙錢了,而且,還掙的不少。
岳帆想著盡快把高崎投入的本錢收回來,就盡量節約成本,不舍的雇教練來分擔教學任務,就只能他天天盯在武館里,白天忙完了,晚上繼續教少年班
武館當真是把他給拖住了,再沒了時間出去打架平事兒。
不過,岳帆喜歡武術,這個工作干的十分開心。
老虎和梁超,也和他一樣。當老師的感覺,比在社會上領一幫小屁孩當老大的感覺強多了。
老師人人尊重,老大誰見誰躲。
高崎重生以來,投資的這三個買賣,都奇跡般地成功了。
不僅武館掙錢,服裝店和水餃館更掙錢。
服裝店因為前期的加大投資,只投不收,已經可以飽和運轉,服裝品類和檔次,都十分齊全,換季速度也跟上了。
胡麗麗心里喜歡高崎,愿意一心一意地幫他。現在服裝店的營利能力,已經比原先店主夫妻在的時候,更好了。
水餃館那邊,隨著蔣師傅老公的身體逐漸恢復,到這年夏天,也上了炒菜。
趙師傅也是博山人,炒的一手好魯菜,他把自己的手藝帶到了唐城,也等于是把魯菜這個八大菜系中,屬于江北的唯一菜系,帶到了唐城。
水餃館的水餃和炒菜,很快在唐城出名,盈利又提高一大截。水餃館里,天天顧客盈門。高崎已經在考慮,在其他地方找店鋪,設蔣師傅水餃分館了。
三個買賣,給高崎帶來的每月純收入,都在五萬塊錢以上。從這年夏天開始,他已經完全不用再賣銀元了。
2001年,月收入在五萬塊錢,已經相當可觀,完全可以算富足階級了。
不過,對高崎來說,錢多了還真沒有多少用處。
他不愛好打扮。意識到自己當老板了,這才穿百十塊錢,當時大街上流行的布夾克裝。
他不穿西服,也不喜歡穿襯衣,更不肯扎領帶,那東西箍在脖子上難受。西服襯衣的穿戴起來,他就覺得自己不是自己了,坐在哪里都難受,走路也不得勁。
夏天里,穿個肥大點的老頭衫,下身穿個半褲,趿拉雙拖鞋,隨便走隨便坐,多舒服啊?
弄個好幾百的T恤穿身上,唯恐弄臟了,不敢倚不敢靠的,這不吃飽了撐得,自己找罪受嗎?
秋天也一樣,弄件便宜布夾克穿著就行了。布的柔軟,穿著舒服。要不是陶潔不許,估計他還能像在工廠的時候那樣,拿著藍帆布工服當外套。
他家里還攢著三套在唐城量具當修理工時發的,沒穿過的工服呢。
工服多好啊,抗造耐磨,還不怕臟。
從那個小鎮的平房,往黃金國際的樓房里搬的時候,他還惦記著把那三身工服也弄過去,讓陶潔直接就給他送人了。
穿的褲子,西褲,牛仔,沒一件超過一百塊錢的。
鞋就更不講究,老頭穿的圓口布鞋是他的最愛,又輕快又舒適,還不長腳氣。陶潔嘟囔他煩了,他就改穿運動鞋,也不買貴的,幾十塊錢一雙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