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找了個時間,聯系了曹副主任,把孫繼超給他的那些材料,給他送了過去。
曹副主任答應看看這些材料,仔細研究一下,然后再決定這事可不可以做。
但材料送過去之后,便如石沉大海,再沒有了音訊。
過年之后,鄭國霖忙于開水餃分店的事情,也沒有時間再去找曹副主任。
因為新年過后的這段時間,有好多去年經營不下去的商鋪,就開始退租。這個時間,店鋪好找。
這個城市里,每年都在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有人做生意賺了,就有人會賠個傾家蕩產。
賺了的自然是要繼續經營。賠了的,再也租不起店鋪,只好退了房子另尋出路。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城里的店鋪,也宛如幾十年前的軍閥混戰,今年這里是你的,明年還不知道是誰的。
年前的時候,高崎就在和蔣師傅兩口子,還有孫繼超商量,開分店的事情。
蔣師傅兩口子,都沒什么意見。
他們都是知道感恩的人。沒有高崎,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現在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子。
蔣師傅就代表他們兩口子表態,這店本來就應該是高崎的,高崎說怎么辦,他們怎么辦就是了。
可是,孫繼超還是有不同意見的,私下里去找了高崎。
他的第一個意見,就是合伙的買賣難做。
在一起合伙經營,賠錢了互相埋怨,盈利了分贓不均。
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等到出現矛盾再分開,就傷了兩家現在這么好的感情。倒不如趁現在就分開,兩個店一家一個。哪一家經營不好了,另一家還能出手幫忙,比合伙經營強多了。
高崎覺得,孫繼超是實心實意為他考慮。他的這個顧慮,也十分有道理。
可是,怎么分合理呢?
孫繼超的意見,是讓蔣師傅兩口子出資,把現在這個店,從高崎手里買下來,獨立經營。
然后,高崎再搞個分店,就是他獨立經營,兩家單獨核算,誰也不牽扯誰。
這個辦法倒是可以。只是,這蔣師傅水餃的制作,是由蔣師傅一直掌握著的。將來再開一家分店,沒人家蔣師傅什么事,怎么好意思找人家制作水餃呢?
孫繼超就說:“你這個擔心多余了。蔣秀英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從來就沒有對水餃制作過程保過密,這個她都手把手教你家陶潔了。好多時候,水餃餡和皮子,都是陶潔弄的。
這還是我提醒她,里面的訣竅,再不能跟別人說,她才沒把手藝給擴散出去。
再說了,水餃館為什么經營這么順利,沒有人收保護費,也沒有人敢來搗蛋?那是因為你高哥的名聲。就算將來分開,水餃館生意這么好,還是得仗著你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