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著他住的地方這么近,高崎竟然沒有看出來,這里適合開分店。
這里的住戶都沒有住全,外面街道上人也不多,能行嗎?
孫繼超就嘿嘿兩聲說:“按著周邊樓房算人口密度,足夠了。這里將來人會越來越多。放心吧,現在不熱鬧啊,是因為咱們還沒有搬過來!”
以后店鋪開張,果然就驗證了孫繼超的判斷。
他們裝修的時候,住戶也開始陸續搬進了小區。蔣師傅水餃,賣的是質量和口味,再加上孫繼超的菜確實地道,顧客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
到后來,像黃金國際那邊比較遠的住戶,都會跑到這里來請客吃飯。
裝修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老店就得忙著重組。
高崎還是聽從了孫繼超的建議,兩個店還是由高崎統一管理。讓蔣師傅擔任老店的經理,陶潔到二店來,擔任二店的經理。
陶潔已經在老店干了一年多,飯館怎么做,她已經心里有數了,再加上有孫繼超在一邊給她出主意,應付下來不成問題。
原來陶潔的前臺收款和寫菜單的工作,就得另找人來做。
高崎的意思,老店就讓蔣師傅自己找人,可蔣師傅不干,說這個不合規矩。最終,還是孫繼超給他找個中年婦女過來。
孫繼超父母家都是城里人,他爸又是干這一行的出身。找來的這個中年婦女,過去也是這一行出來的,勝任這個工作,沒有問題。
二店由誰來做前臺收款呢?高崎就想到了胡麗麗說的,她的那個表妹。
他就去找胡麗麗,問她那個表妹,是不是真像她說的那么老實。
胡麗麗說:“她要不老實,能讓男人給整成這樣啊?干十幾年換來的下崗安置費讓男人給造了。造了也就造了,還找個小三回來,這不讓人騎在脖子上拉屎嗎?”
高崎這才對她說:“你讓她來二店里幫我收錢吧,我一月給她八百。飯館要是效益好,我還給她發獎金。”
從高崎開始籌備分店開始,胡麗麗就惦記著能給她表妹找個活干。看高崎忙,一直不好意思跟他提。
想不到,她說過的話,老板都記在心里。
她原本也就算計著,讓表妹到飯館里包個水餃端個菜啥的,干點雜活。想不到,高崎能把這么重要的工作給表妹。
她知道,這是老板沖著她的面子呢,心里就暖暖的的,重重地答應了一聲:“哎!”
二店里,其他的員工,孫繼超想著用唐城量具的下崗工人。他為了把劉群生他們給弄下來,接觸的下崗工人多,找幾個工人不成問題。
原來,高崎還打算囑咐他,盡量找勤快老實的。
轉念一想,孫繼超考慮問題比他周全,而且他只會為他著想,不會害他,也就不說話了。
可孫繼超心里,卻有些酸酸的。
一個飯館,撐破天能用幾個人呢?唐城量具的下崗工人,只生活沒有著落的,就有好幾百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