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他們來的時候,那個廠子里給丁慎剛開門的,就是劉群生的大舅哥。
只不過,他膽子比劉群生還小,更沒見過世面。
這會兒,他嚇的蹲在外面墻角里,渾身瑟瑟發抖,話都說不出來了。
過來找劉群生算賬,岳帆都是布置好了的。
進門之后,趙迷糊的三個兄弟,就拖著丁慎剛在門口看門。有廠里職工過來上班,就告訴他們說,今天停電,廠里休息,讓他們明天再來上班。
這樣,整個下午,廠里除了劉群生和他大舅哥,就再沒有別人了。
劉群生讓高崎見面就一頓胖揍,這會兒回身疼痛,傷的不輕。
可不立馬拿錢,岳帆就要賣他的設備,那個損失,可就太大了!
那個年代,單位之間欠賬還是經常的事情,各種捯不清的三角債、多角債充斥著整個社會。
混混要賬的行當,也就應運而生。到企業里要賬的混混,賣人家設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般對這種私人企業,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拉電閘,然后才和老板談判。不給錢就直接聯系倒賣設備的,直接過來估價,拉設備。
像這種情況下的估價,本來值十萬,頂多也就估個兩三萬,當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那幾年,好多倒賣舊設備的,就是這樣發家的,他們都跟混混有或多或少的關系。甚至有些賣舊設備的,本來就是做混混的出身。
劉群生對這個是很了解的。他廠里的一些設備,就是從那些倒賣設備的人手里,便宜買來的。
高崎小瞧了劉群生。做這許多年,連貪廠里的帶自己開廠子賺錢,他手里不止有二十萬。
那個年代,會做買賣的人都會哭窮,唯恐別人找他借錢,或者欠賬不還。
你別看我開個廠子,看著跟有錢的差不多,其實我和你沒什么兩樣。廠子里,水、電、房租,都是錢啊,工人工資也是錢!現在干活利潤又這么低,把這些支出刨去,我得往里面賠錢啊!我的利潤,就是加工出來的這些廢料、鐵屑,賣了就算我的利潤。
我特么辛苦一月,說句不怕你笑話的話,還不如給我打工的工人掙的多呢!
那時候,好多老板都是這么哭窮的。
高崎,包括岳帆,都被這套說辭給騙了,心里一直認為開工廠的老板,果然就不稱太多錢。
掙的沒有工人多,工人卻買不起樓房和車子,他們買的起。
關于這個,他們還是有一套說辭。
我買車和樓,不是為了撐門面嗎?和人家談生意,讓人家覺得你沒錢,人家還敢和你做買賣嗎?我這車和樓,都是貸款或者借款買的,到現在還欠著一屁股債呢……
總之,哭窮就是為了賴賬不還,為了讓別人可憐他。
特么的真正的窮人,想借錢誰肯借呀?
劉群生這套哭窮的手段,那是玩的滾瓜爛熟,就是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他也能自然而然就玩出來。
哭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高崎和岳帆,覺得他也就值二十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