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中出了錯,都是他調度指揮工作沒做好,人馬家樹剛是主任,領導,當然沒有什么錯。
這些事情,孫繼超心里都清楚。可是他不這么干,恐怕連調度也干不成。
心里窩火,沒處發泄。回到家里,身心俱疲,妻子還不理解,就不免要吵架。
有時候,孫繼超經常因為和妻子吵架,回城里父母家住著。
孫立海嘴上不說,心里著急呀。兒子是倔強的,混到這份上,還是不肯放棄。
其實,只要他肯放棄,憑著孫立海的本事,找個大酒店,給人家當技術指導的同時,把孫繼超帶進去,一點都不難。
這年頭,早就沒什么鐵飯碗的說法了,到哪里不是一樣混飯吃?
孫繼超本身就有廚師的手藝,人又聰明,只要進了大飯店,很快就能混出名堂來。
孫立海也和兒子探討過這個問題,得到的回答,就如當初高崎找孫繼超,得到的回答是一樣的。
國企不好,不是工人的問題,也不是設備的問題,是個別人的問題。他要堅持下去,和他們斗到底,不能讓他們把原本屬于每個職工的財產,變了他們自己的。
兒子有志向,他能說什么?
他就偷偷告訴老伴兒,兒子哪天堅持不住了,他就出來幫他,讓他有個平平安安的生活。
至于老伴兒怎么和兒子說的,他就不多問了。
沒想到,兒子自己竟然開竅了,突然就不去工廠上班,跟高崎鼓搗飯館去了。雖然屬于小打小鬧,但高崎這孩子仁義,不會虧待了兒子。
孫立海總算放下一頭心事,早就想著來高崎的飯館看看,幫他們一把,又怕兒子見他來了難為情。
孫繼超可是明確跟他表示過的,這輩子也不放棄國企,不干廚師這一行。
如今,他違背了誓言,在飯館里當了大師傅,爺倆在飯館里見著了,孫繼超面子上肯定過不去。
孫立海只能裝著不知道,等時候長了,兒子碰上難題,主動來請教他的時候再說。
沒想到,兒子憑著腦子聰明,好多事情竟然無師自通,根本不跟他說飯館的事情。
這一年的時間,把個孫立海給憋的,差點自己就主動把這個事情給捅破了。
他更沒想到,兒子心里,還是沒放下那個破國企,有機會了,還是要回去,繼續他那個理想。
這一回,兒子主動來和他商量飯館的事情了,卻是要他爹去幫高崎,把自己騰出來,再去工廠里折騰。
孫立海什么都沒問,爽快地就答應了。
當爹的,當然希望兒子過的幸福。可這幸福,不是有錢了就叫幸福啊!
兒子做自己想做的,活的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才叫活的舒坦,才叫活的幸福。
至于衣缽不衣缽的,哪來那么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