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復活聚香坊,這小子是早有預謀,不知道偷偷謀劃多少日子了,差不多快成了,這才跑來和他商量。
到這時候,孫立海才發現,高崎比他兒子孫繼超有心機多了。
他不惜代價讓他和兩個老姐們折騰他的飯館,其實也是為了聚香坊!
孫立海退休在家好多年沒干飯館了,乍一出來,難免有些好高騖遠,一心惦記著他原先干廚師長的唐城飯店,就想著把他那一套規矩恢復起來。
這就有些不切實際了。
干到后來,孫立海都覺得,那么個小飯館,按著大飯店的規矩來要求,無謂增加好多成本和繁瑣的手續,其實并不實用。
現在看來,高崎一開始恐怕就知道不實用,可還是讓他這么干,是懷著目的的。
這個目的,高崎今天說出來了,他要復活聚香坊。
如果是這樣,那前一段時間,他搞的那些老規矩,就都用上了。到時候聚香坊開業,飯館里這些經過培訓的服務員,直接過去,就可以頂起來。
這是孫立海第一次發現,憨厚的高崎,還有他的另一面。
怪不得人家可以成功。看來,這能成功的人,還真是都有過人之處,只是輕易不露出來,別人看不到罷了。
這話一點不假。
為了復活聚香坊,高崎肚子里算計的,絕不止他和孫立海說的這些。
他第一個算計的,就是陶潔。
陶潔管著他所有的賬目呢。平日里他花點小錢,陶潔可能沒有數。修繕那個考院,開這么大一個飯店,這花錢少說也得十幾萬。
這一年來,他們掙的錢,多數投在了水餃二店上,手里沒有這么多錢。高崎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來,總得給陶潔一個交代吧?
高崎在肚子里,一直憋著這個事兒呢。怎么把賣銀元的錢,在陶潔那里變成合理合法的,可以花的錢?
在高崎心里,妻子一直是很天真很單純的。如果知道了錢的出處,他怕嚇著她。
這事兒憋了一年多,他終于憋出個計謀來。
這個計謀,其實還是他過去多次對陶潔做過的。比如買黃金國際的房子,給陶潔買手機,都是先斬后奏。先把事情干了,陶潔知道了,反對也沒啥用處了。
不過這銀元實在是太多了,不能一下子讓她知道,他有整整一大缸銀元,那當真會把她給嚇壞了的。
最近這幾個月,他就一直在干這個事情。
他們買房子的時候,也買了樓下的車庫。這個車庫臨著寬街,可以把車庫當門店租出去。
這是他們當初就計劃好了的,也是這么做的,租給了別人來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