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回到家里的時候,陶潔已經睡了。
陶潔一天到晚也是挺忙活的。
三個店鋪的賬,都歸她一個人管著。雖說有收銀員,不用她親自站在那里收錢。可是,三個店鋪每天的收入和支出,都得一筆筆的騰到賬本上,也是很麻煩。空閑的時候,還得到飯館里,跟著兩個大媽學怎么招待客人。
要管理好飯館,飯館的每項工作就得都熟悉,這樣才不能被人家給糊弄了。
蔣師傅那邊看著二店這邊弄得挺好,也想著跟著二店學。
這話說著簡單,做起來就很麻煩。服務上去了,飯館的裝修也得跟著上去才行。
蔣師傅那邊開業的時候,高崎手里沒多少錢,就沒對室內進行裝修,只墻上刷了一遍涂料。
要正兒八經的裝修,墻面、地板、天蓬就得重新弄,就餐的桌椅也得換新的。另外。店鋪外面的招牌和裝潢,也得更換檔次更高一些的。
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蔣師傅今年還打算買房子,從唐城量具的廠區搬到市里來。這就得每月保障餐館有足夠的結余,分成的錢才夠蔣師傅買房子的。
動動哪兒都要錢,干什么都得精打細算。不干活身體倒是不累了,心累呀。
現在,會計活兒都興電算化了,陶潔弄了個電腦,正在無師自通地鼓搗著自學。興許哪天她把這些電腦制表啥的都學會了,就能輕快一些。
還有這個高崎,也是一點也不讓人省心。
讓他戒酒,戒到現在也沒戒了。也不知道他哪來那么多事兒,今天和什么主任吃飯,明天和什么局長吃飯的,天天離不開酒。
就這個喝法,陶潔還真不敢要孩子。
國家只讓生一個啊,弄個酒暈子爹,這生出來萬一有什么毛病,就是后悔一輩子的事。
可這個也不能完全怪高崎。做著三個買賣,地面上的事情,你不去應付好了,讓人家天天給你穿小鞋,買賣就干不成。
陶潔自己干買賣了,這才知道,這買賣不是你有技術有手藝就能干的。
剛和蔣師傅開第一個飯館的時候,地面上多少來找事兒的啊?連街上管衛生的都敢進來要錢。
要不是高崎在外面撐著,指望她們倆女人,你飯做的再好吃,也得關門。
權衡再三,陶潔還是決定暫緩要孩子。二店新開張,一店要裝修,等這些事情忙差不多,高崎事兒少了,戒個一年半載的酒再說。
反正她還只有二十五歲,還用不著太著急。
她不著急,高崎他媽著急。婆婆是想著,趁著他們老兩口身子還硬朗,替他們把孩子看起來。
他們還有個小兒子呢,也快到結婚的年齡了。將來兩個兒子的孩子趕一塊兒去,那可就真忙不過來了。
好在這些都有高崎給她撐著。也不知道他跟他媽說什么了,他媽就再沒提孩子的事兒,這倒免了陶潔許多的尷尬。
憨厚老實的高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學會哄人了。把她給哄的,天天高高興興的,辛苦一天還一點不覺得累,覺得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不只會哄她,還能哄他媽。
這與他們沒確立關系的時候,她認識的那個高崎,完全就不是一個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在一起生活,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高崎有著完全不同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