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高崎會把所有內部事物都交給胡麗麗,他去處理另一些亂七八糟的,更復雜的事情。
有時候他忙了,也就不來參加胡麗麗的周例會。
這一周開周例會的時候,會議結束以后,劉進就沒馬上回分店,而是瞅著胡麗麗一個人在總部她的辦公室里的時候,敲敲門,聽里面說聲“進來”,就鉆了進去。
開周例會的這一天,胡麗麗一般不會去海鮮市場那邊,而是根據例會反應出的問題,在聚香坊總部這邊,找各部門負責人談話,布置一周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她是要在這里呆上一天的。
劉進進她辦公室的時候,她正在看助理送過來的,聚香坊酒店這邊的一周工作總結。
這份總結,是南方那位劉經理口述,由他下邊的,才招聘的大學生助理整理完成,又交副總孫立海過目修改以后,才完成的定稿。
總結里有些新的內容,比如改變紙質菜譜點菜模式,設立菜譜實物專柜,給每個菜品編號、制牌。
這樣,顧客進門之后,可以到專柜那里,直接根據實物菜品點菜。相中哪個菜了,直接從一旁盛著這個菜品編牌的容器里,拿一個牌子出來,交到專門的接待柜臺那里,然后回桌上等著就行了。
總結里羅列了一大堆這樣做的好處。同時,副總孫立海也提了幾個問題。
他認為,這樣做適合大廳里的普通顧客,不適合樓上的包房。特別是有大人物參加的宴席,難道還要讓人家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也跑到專柜那里親自點菜?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決,不廢除原先的服務員菜品介紹推薦和菜譜點餐,兩者一起執行就可以了。
胡麗麗心里這么決定,自然是也看好劉經理這個新的辦法。
這問題看似簡單,真正執行,就得把劉經理和孫立海都叫過來,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把各自的心里話說透,以后執行起來,才不至于產生矛盾。
孫立海雖然不管具體事物,但那是高崎的長輩,而且是聚香坊成立之初的策劃者,連高崎都得敬他三分,別說是胡麗麗了。
劉經理從事酒店管理工作多年,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又有南邊同行朋友的最新消息,經常會根據從南方酒店那里得來的新消息,創意一個新辦法出來。他心里,是不怎么服孫立海這樣的老家伙的,嫌他保守固執,礙手礙腳。
他剛被高崎挖過來的時候,原本沒打算呆太長時間,還是準備干兩年就回南方老家的。可是架不住高崎不是正經商人,是混混啊,凈拿些能嚇他半死的辦法對付他。高崎不說讓他走,他根本不敢說走。
后來,在唐城呆的時間久了,他開始喜歡這座北方城市了。這里安逸的氛圍,北方人特有的誠懇,慢慢把他給同化。再回南方,他反而不適應那邊的快節奏和壓迫感了。
他已經把戶口都遷過來,打算安心在唐城住一輩子了。
聽說他打算在這里定居,高崎直接就給他買了唐城最好的生活小區,連車都給他配上了。
到這時候,他也認可了高崎這個老板。北方的漢子實在,大方,你對他一心一意,他就不肯虧待你半分半毫。這樣的老板,在南方是很難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