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海鮮開始大批死亡,不等賣一半,另一半就死差不多了,不但沒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反而賠的更多了。
按照以往劉小軍制定的規矩,這種海鮮死了就不能賣了,只能賣給飼料廠當飼料原材料。
剛上任沒一個月,就一下子賠這么多,只能證明他孫耀輝不如劉小軍了,這怎么跟司老大交代?
把孫耀輝給愁的,一宿沒睡覺,憋一個主意出來。
這天冷了,海鮮死掉也不應該變質吧?他就這么想。不如冷凍起來往外賣,起碼可以挽回差不多一半的損失。
他這么想了,立刻就這么辦,而且規定,以后死掉的海鮮也不賣給飼料廠,都冷凍起來往外賣。
員工們讓他給克扣工資鬧的,明知道這么干不妥也不告訴他,他說怎么辦就怎么辦。
還真有不開眼的人,貪圖便宜,買那些死掉的海鮮,而且買的人還不少。
沒有多久,好多買了榮鑫死海鮮的顧客,就發生了食物中毒,大批住院,有些上吐下瀉,差點把小命搭進去。
這么多人住院,都是吃了榮鑫海鮮市場買回來的死海鮮,這事兒立刻就在唐城散播開來,還引起了公家的注意。衛生監管部門開始介入調查,立刻就發現了許多問題,多部門聯合執法,暫時關閉了榮鑫海鮮市場以平息社會輿論。
雖說是暫時關閉,可很快就變成永久關閉了。
中毒的人太多。到這個時代,人們已經開始知道打官司維護自己的權益了。好多受害者開始狀告榮鑫,要求賠償。
這么一鬧騰,榮鑫海鮮市場中毒事件就鬧大了。
當然了,這里面肯定有高崎在暗地里的推波助瀾。
現在的高崎可是個商人,遇到這么好的打擊競爭對手的機會,他不利用才奇怪了。
在執法部門和輿論媒體的監督之下,司老大只能往外拿錢來平息事端。
不說把事情擺平,四下里打點需要花大量的金錢,僅僅是受害者賠償,住院費、醫療費、誤工費,就夠司老大喝一壺的。鬧這么大,好多雙眼睛都在緊盯著榮鑫,想走混混那一套耍賴不賠,根本沒辦法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事情平息下來以后,司老大在財務方面遭到了重創,再想維持海鮮市場,繼續經營下去,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和手下商量許久,他做出決定,出售海鮮市場,挽回一些經濟損失,同時甩掉這個往里賠錢的累贅。
可是,榮鑫與創鑫競爭了這許久,所有唐城人幾乎都知道,商人們就更是心知肚明。誰愿意弄這么一個只賠不掙的累贅啊?再說榮鑫對面就是創鑫,又有幾個人愿意吃飽了撐的,把這個市場接過來,去和高崎作對呢?
當初司老大建榮鑫海鮮市場,那可是信心十足,滿以為這里將來會是一個發大財的風水寶地,他可以藉此東山再起。他做夢都不會想到,如今,這里卻變成了一個賣不出去的燙手山芋,他想賣卻沒人敢買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司老大心里也明白,他和高崎之間的爭斗,只能以他輸個吊蛋精光收場。而且,這個海鮮市場,除了賣給高崎,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接下來,他只好硬著頭皮,去央求高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