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就是徹底打破過去人為模糊管理的模式,把人變成機器,一切都用數據說話。
這禮節,也是一部分。下級見到上級,統一的禮節,就好比是在人的大腦里,設計了一個標準的程序,人就必須按著這個程序來。
高崎不以為然。人活著本來就挺不容易的,上一天班,再給他當一天大牲口用,他高崎也有點忒不是人了吧?
但自從胡麗麗開始對公司的改革之后,又的確見到成效了。
比如說水餃二店的經理劉進。這小子仗著和高崎關系好,到處吹噓高崎是他師傅,人又滑頭,蔣師傅根本管不了他,二店的生意也就一直不怎么好。
施行數據化考核之后,劉進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
這一回,不用等高崎過去削他,他自己就趕緊按著考核標準來改自己的毛病了。
三次考核不合格,他這經理就得免職,不改不行啊。
話說回來,他按著胡麗麗制定的考核標準去工作,店里的生意自然就會慢慢好起來。
這也是高崎不敢反對胡麗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一套管理辦法,的確見到了效益,胡麗麗再也用不著事無巨細地都去操心了。
這樣一來,諸葛亮就不至于累死在五丈原,胡麗麗也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來做更多的事情。
這女子就是個工作狂,從服裝店那會兒開始,就是這樣,幾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沒有禮拜天,也沒有節假日。
05年的最后一天,她不會休息。明天元旦,其他員工輪休,她也不會休息。
在她看來,公司里還有許多的事沒有做,來不及做。如果一天給她四十八小時,恐怕她還是有許多事要做。
早上上班,是胡麗麗布置工作,開各種會議,最忙的時候,高崎不敢打擾她,就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等著她忙完。到十點左右,估計她忙的差不多,這才給她的助理孫小敏打電話,讓她抽空和胡麗麗說一下,有空的時候,來他屋里一趟,他有些想法要和她交流一下。
十點半的時候,胡麗麗來了,進門都帶起一陣風。
高崎讓她在沙發上坐下,給她泡上茶,這才問她:“都忙完了?”
胡麗麗就感嘆一聲說:“哪有忙完的時候啊?總部剛剛成立,好多關系還沒理順,且得忙一陣子。十一點半我得去海鮮市場召集個員工會,把今后的要求和考核標準跟大家解釋解釋,順便聽聽大家有什么意見。”
高崎遲疑一下,還是和她商量說:“能不能過了節以后再去啊?”
胡麗麗看看他,想了想說:“如果高董有重要事情,我這個會可以推遲到元旦。元旦正是海鮮市場最忙的時候,不放假,更不許輪休。”
高崎就有些尷尬。他找胡麗麗要談的東西,其實挺籠統的,說不上重要,只是他對未來的一些看法。
琢磨半天,他還是說:“也應該算是挺重要的事情吧?”
胡麗麗心里就有些不高興。她手頭一大堆事情來不及做,卻要陪著這位爺瞎聊天。可人家是老板啊,她也不好意思說不行。
“好吧,說來聽聽。”她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