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胡波就告訴他,卷宗上看不出什么有問題的地方。
“我也是受人之托,不得不為呀。”他就打著哈哈說,“總得給人家一個交代吧?”
科長就笑著點頭,然后問他說:“那現在呢,是不是可以結案了?”
“別著急呀。”胡波不緊不慢說,“我過來查案子,連嫌疑人的面都沒見過,就跟人家說,沒發現問題,人家是不是會覺得,我在敷衍人家啊?”
“你想提審趙立偉。”科長就表示理解說,接著問他,“什么時候過去,我跟看守所預審科打個招呼。”
“這就過去吧。”胡波說,“早完事兒早利索,我那邊還有一堆事情等著處理呢。”
從交警隊出來,胡波就直奔看守所去了。
在預審室里,胡波見到了趙立偉。
從直觀印象上看,這人就是個沒有多少心機的粗人,這更增加了他突破他的信心。
預審科陪審和筆錄人員就位以后,胡波開始對趙立偉發問。
“你到進入市區的4號涵洞那里,是十點三十七分,發生車禍是凌晨零點四十八分。這期間用時兩個小時零一分鐘。按照正常時間推算,你頂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從4號涵洞到達出事地點。這多出來的一個半小時,你在哪里,干什么了?”
“我第一次干這種偷車的事情,又喝了酒,心里很慌,開車在城里瞎轉。”
對方回答的很干脆,明顯有背臺詞的痕跡。
胡波不動聲色,繼續詢問。
“按照正常人心理,偷了東西,應該想到的是,盡快把偷的東西藏起來。你卻開著偷來的贓物,大搖大擺在城里轉悠,不怕被發現嗎?”
“他欠我的錢,我拿他的車頂賬,天經地義,我有啥好怕的?”
對方回答的理直氣壯。
這是粗人的慣有邏輯,也像是想好了的臺詞。
現在,胡波已經知道對方是在撒謊,也就很容易判斷出,對方是在背臺詞了,而且背的滾瓜爛熟。
照這么問下去,恐怕還真問不出什么來。不過胡波是有備而來,當然不會按著尋常邏輯來審訊他。
“你一直就開車在城里轉嗎,中間也沒停車?”胡波不經意就問他一句。
“我當時喝多了,開車直犯迷糊。困了就停車睡一會兒,醒了就繼續開。”
“你在哪兒停過車?”
“喝多了,記不得了。”
“為什么不把車開回家呢?”
“這么大的車,家里放不下。我在路上亂闖,也是想找個安全的地方,把車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