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夏天,位于郊區鄉鎮的唐城量具新廠房竣工之后,高崎主持改組了聚香坊。
成立聚香坊集團總公司,市經貿委持股49%,其余51%的股份,高崎、胡麗麗、孫繼超、蔣秀英分別按照過去的比例持有。
總公司由高崎出任董事長,胡麗麗出任總裁。公司監事由經貿委指派。
總公司下設唐城量具集團公司,海鮮經貿公司,聚香坊大酒樓餐飲公司,蔣師傅水餃連鎖發展公司,小商品城經貿公司,聚香坊房地產公司,聚香坊物流公司。
唐城量具集團公司下設量具公司和模具公司,總經理孫繼超。劉群生成功出任模具公司經理。
模具公司組合了唐城量具附近的許多小企業。這些小企業為什么甘愿放棄自主經營權,主動加入了聚香坊的模具公司,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余各公司負責人基本沒變,還是像過去一樣,保持獨立運營的同時,接受總公司統一協調。
房地產公司,則是原來的唐城建安公司,以經貿委注入資產的方式,劃歸聚香坊所有。這是高崎死皮賴臉從許書記那里,給硬生生賴過來的。
賴過來之后,胡麗麗立刻就派人進駐,把管理模式調整為聚香坊的模式,總經理還是由原來的劉總出任。
這是高崎不許改變的。因為在他心里,劉總是個有良心的實在人,他用著放心。胡麗麗只有權力更換副總以下管理人員。
城市要想現代化,搞活經濟,首先就得和全國乃至世界連接起來。聚香坊物流公司,則是應這個需求而生。把原唐城量具的運輸隊和倉儲單位分離出來,就在唐城量具原址建立倉儲和網上物流,容納各地運輸專業車隊和個人,將唐城的貨物運往各地,也將各地的物資運來唐城。
聚香坊另一個變化,就是位于唐城中心路的那家仟佰聚服裝店,在資產劃分上,完全從聚香坊脫離出來,成了高崎的私有產業。
那是高崎和陶潔起家的地方,對高崎來說,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經貿委參與進來,財會制度就會變的繁瑣一些,高崎花錢就不怎么方便了。仟佰聚也就成了他的私人銀行了。
管理團隊健全之后,孫繼超就組織了專門團隊,到各大機床公司去實地考察,為將來的唐城量具集團公司,確定采購全新的設備。
這個工作早在市里拍板成立聚香坊總公司的時候,最初的調研工作就已經開始了,到這時候,采購的標的基本已經確立。
孫繼超沒有頭腦發熱,為了愛國就去買國產設備。開工廠不是作秀,一個決策失誤,就有可能斷送整個聚香坊,他不敢托大。
這時候的國產設備,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還不在一個檔次上。而這時候,大洋東岸那個國家,還沒有完全清醒地意識到,中國將來會迅速趕超它,把它弄個狼狽不堪。所以,封鎖還不是那么嚴格。
孫繼超就抓這個空擋,能進來的先進設備,寧可多花錢也要先買進來再說。哪怕等唐城量具正式投產以后,再和國內機床設備公司眉來眼去,讓他們派人過來比葫蘆畫瓢呢,也不能有國外葫蘆的情況下,不要葫蘆,偏要國內不中用的瓢。
那樣做了,將來你想做瓢,也沒有葫蘆比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