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拄著撅頭,看著陶潔轉身回儲物間。
頭頂的陽光照著她修長的背影,脖頸愈發顯得細長。
他就不由得有些癡了。
這背影,即便在密集擁擠的人群里,只要閃一下,他就可以一眼認出來,這是他的妻子。
這個感覺,已經多少年沒有了?
是陶潔又瘦回來了才有的感覺,還是妻子真的回來了?高崎真的說不清楚。
這一天,兩個人在一起膩歪了一天,卻沒有了昨晚的那么多話。
但兩個人依舊是十分默契。高崎要做什么,陶潔知道。陶潔想什么,高崎也知道。
下午收拾院子里的地,陶潔就開始幫忙了。拿了耙子,把高崎刨出來的土塊,都耙碎了,把里面的石子拾出來,放到地外面去,堆成一堆,等將來扔到山上去。
當然,這些都是高崎教她做的。順便,他也把自己怎么學會了種地,講給陶潔聽。
這是個善良的,有著自己堅強意志和決心的老板。而陶潔心里的高崎,是沒有什么理想的。他的理想,就是努力出去惹是生非,想法掙更多的錢來,實現陶潔的理想。
陶潔的理想,就是讓兩個人過上好日子。
陶潔喜歡的,還是心里那個高崎。盡管那個高崎沒有什么理想,更沒有什么抱負,她還是喜歡。
高崎要是知道,自己一下午的述說,反而為自己減了分,他就不告訴陶潔關于伍樹全和聚香坊的事情了。
這宿舍區中心的街道,已經有些年頭了。上面那層平坦的水泥面早就沒有了,露出了高低不平的青石子。好多青石子,也已經被磨的錚亮。
沿著這條破舊的水泥街道,一路向北,走五百米左右,就會離開這個滿是四層樓房排列起來的職工宿舍區。
職工宿舍區沒有圍墻,也沒有大門,只是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建造了一排排的樓房,供工廠里的職工家庭居住。因為在這個山溝里,只有這個工廠,也只有這個宿舍區的職工,屬于城鎮戶口,其余都是自然村和種地的農民。
所以,工廠有自己宿舍區的同時,還有自己的學校、食堂、商店和醫療衛生站。別看整個工廠人數不多,卻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社會。
這是那個備戰備荒年代,獨有的特色。這樣的地方,叫小三線軍工廠,廣泛地分布在全國好多的地方。
沿著那個水泥路一直向北,出了宿舍區向東北方向略微拐一下,再走二百米,就和一條兩車道的瀝青馬路連接起來。
沿著這條瀝青馬路一直往東,走上十里地,就是石門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