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者,魂魄長存之聚散也,而不死靈的前提是不死,我等先天上壽元無盡,乃是不朽之靈,當然無法出現在天道之下而已,成為不死靈的基礎,就是得先成仙或者成神,你可懂?”
方世玉擺了擺手,他不是想和渾球爭辯,他只是覺得那無憂神將不一般,所以才想問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兒,但是渾球說得很多,那就是這些東西現在他并不需要去考慮。
如今他首先得考慮的就是接下來的棋王大會,此次他雖然修成了通靈術,但由于“戰”字訣的缺失,方世玉估摸著自己的實力,必定是有所下滑。
而且由于不詳的存在,方世玉如今也不敢肆無忌憚的去修行《大力牛魔經》,更不敢去修煉《芲帝經》中的異域仙道。
如今他只能老老實實的修煉青云九卷,雖然方世玉猜測這青云九卷最后也會出幺蛾子,但是想來幺蛾子還沒有那么大。
為了盡快的提升實力,方世玉不得不加緊提高仙道修為,而且仙武同修比想象中還要強。
如果非要方世玉來舉個例子,那就像中子去轟擊原子一般,當然現在或許沒有前世核彈的威力,但是隨著境界的提升,方世玉相信這般威力會越來越大。
方世玉甚至在想,那些手可摘星奪月,動念間萬界湮滅的大佬,是否就是掌握了這個世界最本源的物理法則?
也就是所謂的天道,規則之類的,如果把人當作一臺超大型的機械來修煉,意識為智能代碼,而身體則是不斷升級,不斷更新的軀殼.....
前世的經歷,讓方世玉的思維無限發散,或許修煉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玄乎,之所以現在看起來晦澀難懂,說不定只是自己物理公式掌握程度不夠而已!
方世玉突發奇想,如果把修行和物理理論結合起來,那會是怎樣?
“讓科學歸于科學,讓修仙歸于修仙!對,就是這樣,我以后不能只當個打打殺殺的武夫,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有什么用。要做就要做個經天緯地的大修行者,解開這個世界最根本的秘密,前世科學家們壽命有限,而我則不同,有更多的時間去供我揮霍。”
方世玉下定了決心,以后得搞搞修真科學,畢竟別人的終究是別人的,自己懂的才是自己的。
此刻方世玉有一種初步的想法,那就是把魏晉分明的仙武結合起來,在《青云九卷》《芲帝經》以及《大力牛魔經》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一條修行道路。
當然如果這話傳到修行界,那方世玉多半是要被笑掉大牙的,他不過是一個剛剛起步的后天修士,居然膽大包天的想要去創造功法,而且還是在仙法的基礎上去改動。
要知道功法的延續性和穩定性這是修行界最為看中的,就拿如今的青云門來說,青云門之所以衰落至此,即是因為青云門少了丹法,當然不是青云門不知道成丹原理,也不是沒有人能夠創出一套功法。
問題就出在,功法的延續性上,哪怕青云門如今的青云九卷是閹割版的,但是那畢竟是仙法,區區凡人所站的視野不同,如何去修改仙法或者創出后續功法?
但這些對于方世玉來說,都不是事兒,因為他壓根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不知道,在方世玉想來,功法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
說干就干,這是方世玉的性格,索性他就利用這大羅仙境的時間流速功能,開始琢磨起手中的幾套絕世功法。
《青云九卷》不必多說,這是方世玉之后仙道修行的魔板,畢竟身在此方世界他還是得遵循此方世界的規則。至于《芲帝經》雖然不修煉,但卻可以借鑒一番。
《芲帝經》仙道修行,分為筑基、悟氣、感魂、通玄、以及最后的褪凡境。
五境之后就可以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