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青云九卷》卻有練氣、筑基、金丹、元嬰、化神、合體、渡劫、大乘、煉虛九個境界。
此刻方世玉琢磨的就是二兩部功法的前兩境,因為只有這前兩個境界才有參考的價值,最起碼現在的方世玉只能去改動這兩境。
《芲帝經》成仙五境,前兩境,看起來修煉的少,但是方世玉發現,卻比青云九卷的前兩境深邃得多。
《芲帝經》是先筑基再練氣,筑基乃是有靈根者鑄就五行道基,而據方世玉所知,青云大陸上至今沒有一個人能成就五行道基。
他們中的人多數是單一屬性,二三個已經能算得上天才了,畢竟屬性越多,只要能夠平衡好,那么其手段就會越多,在成就元嬰時那就更有希望。
元嬰需要增添五行,所以那些多屬性的天才人物,是最有希望成就元嬰的,至于五行道基,那是必成元嬰,甚至在仙古紀元,這樣的道基被成為仙基。
而《芲帝經》卻必成仙基。
所以,方世玉想要在筑基時,不用青云筑基法,而是用《芲帝經》中的手段筑基,至于到時候如何應對不詳,卻是讓方世玉頗為頭疼。
而后,是練氣境界和悟氣境的比較。
二者前后顛倒,但是從字面意思理解來說,都是對于靈氣的運用上。
只是,因為《芲帝經》先修成五行道基,那么悟氣境界能都動用的手段遠遠比練氣境多,甚至青云大陸的筑基境還要多。
方世玉大膽猜測,悟氣境必定可以吊打金丹。
所以方世玉準備將這四個境界,取長補短,糅而不雜的精華一下。
在經過幾番論證后,方世玉做了一件讓渾球目瞪口呆的事情,只見他對著自己的丹田一戳,原本被凝聚出來的氣旋,瞬時被他戳破。
而緊接著,丹田之中筑基凝聚出一座古老的祭壇。
渾球驚呼:“小子,你又要作甚?你這是要修煉外域之法,你這樣會害死自己的。”
方世玉沒有回它,但接著渾球卻冷靜了下來,“不對,你這是在筑基啊!鑄道臺,好小子,一鑄就是五行道臺,你這野心倒是不下。可是古往今來,多少人能鑄就五行道臺,成就令人矚目的五行道基,小子你靈根偏弱,而且還是人造木靈根。你如此這般,簡直是蛇吞大象!”
“不對,不對!你這小子快把我弄懵了,你這不是要筑基啊?臥槽,你....你居然在創功法。不作死就不會死啊!你說我坑,講道理,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巨坑!”
啪!
修煉中的方世玉,卻是一巴掌將渾球扇飛得老遠。
“聒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