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性格培養!
這才是父母更加看重的。
因為性格是人格的一部分。
興趣賺不賺錢那是以后的事,但因為興趣而培養出一個好性格,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大部分所謂的內向的孩子,其實說難聽點,就是因為自卑。
而自卑的原因,千奇百怪,數不勝數,防不勝防。
綜合起來,大部分是猶豫家庭條件、自身身體條件兩部分。
家庭條件就是不富裕。
注意,不是窮,而是不富裕。
因為官方已經消滅了貧困人口了,所以我國的窮人嘛……吃不起飯的確實不多。
但不富裕的人,可不少。
但就是這種“不富裕”家的孩子,也極容易滋生自卑情緒。
身體條件也就多了,大部分是對自己外觀的認識,不夠高、不夠壯、不夠瘦、不夠白、腿不夠長、眼睛不是雙眼皮、臉太大、不好看、不帥等等。
對小孩子而言,這些基本上都是“天生”的。
他們無力改變,所以自卑情緒會一直環繞著他們。甚至包括成年人,這些也會成為大家自卑的要點。
然而小孩子,其實是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去改變這種他們內心的自卑的。
“什么?你說要培養一個悠悠興趣方面的長處?”何安琪一愣。
這有啥用?
陸陽無語,她何仙姑神經大條,從來都不知道自卑為何物,自然不覺得有什么用。
但其余人,想必是能夠體會陸陽的用意的。
觀察身邊,你就會發現小孩子寫個毛筆字,大家會夸他,即便寫的并不怎么好看。
畫個畫,大家會夸他,即便水平完全比不上美術藝體生。
唱首歌,雖然跑調,但大家覺得他膽識不錯。
跳個舞,即便只是處于鍛煉身體的級別,但大家也會夸他。
這在本質上,和打游戲上王者、看小說當盟主、看主播當大哥是一個意思,本質上就是讓他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一種“我很厲害”的感覺。
只要他喜歡這個,他就會自愿投入更多時間,那么他在這方面取得的成就,會比沒有投入時間的人強。
即便成不了職業選手,但起碼對這些東西的了解也會比普通人多。
而這……就是他們面對普通人的時候,在這方面的自信。
雖然只是一方面的自信,可一旦這種自信培養出來了,就會成為了他們骨子里的性格之一,從而影響他們的整體性格。
以點帶面,不需要他們在所有方面都超過其他人,只需要他們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內比其他人、甚至是比其他對此并不感興趣的人強一些,就能夠培養出這種在國內極其珍惜的自信。
畢竟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本來也就沒有太多自信的生長土壤。
這和歷史因素、民族發展、民族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關,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所以只能從我們的小家庭出發,去給孩子這樣的土壤。
悠悠雖然不說,但她雙眼暫時還不能完全視物這一點,毫無疑問是她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
她所處的學校不管再好,但孩子的天性是不會改變的。
她在家里被保護的很好,但進入了學校、進入了社會,這一點必然會被人嘲笑。
即便沒有嘲笑,這也會成為她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悠悠自從上學之后,變得相對沉默寡言了一些,估計就是因為眼睛的問題。
事實上,醫生說過,她的眼睛再過一兩年或許就能夠大致恢復了,差不多相當于高度近視而已,戴個眼鏡就和正常人一樣了。
甚至按照恢復情況來看,她小學還沒念完,視力就有可能和正常人一樣,擺脫眼鏡的束縛。
這明明是非常好的情況,但……悠悠等不到小學畢業,或許性格中的自卑種子就已經完全生根發芽。
那時候,眼睛好壞,已經沒有太大影響了。
為此,陸陽提議,給悠悠培養一個興趣,并且幫助她在興趣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這樣一來,她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會有不一樣的。
很多通過努力突然在某些領域獲得了小成功的朋友們,對此應該深有體會。
他們面對的最多一句話或許就是“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現在自信了,有氣質了”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