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馬里亞納影視公司自成立以來投入制作成本絕對最高的一部作品。
就沖這個成本,就直接把這部電影收回成本的線,推高到了二十億的票房——低于二十億,就必賠無疑,擱在《功夫》大賣之前,彭向明是絕對不敢拍的。
連續兩部電影大賣合計近八十億票房,給了他這樣的底氣。
當然,這部電影應該是有相當的可能在國外拿一些票房的。
它不再是單純的“中國故事”,而是“全球故事”了。
彭向明準備在明年的戛納電影節時拿過去,在國外為它做預熱,爭取能在歐米等地,也賣出點票房來。
第一部真正往歐米去沖的作品,不奢望大賺,因為大量的利潤都肯定會被發行商給賺去,但打開知名度之后,以后就會好辦很多。
現在的華語電影,國內票房節節攀高,漸漸的,已經沒有幾個電影人還愿意費勁地去賺國際票房了——哪怕想辦法在歐米等地上映一下,也不是圖票房,圖的就是個宣傳時好聽而已,歸根到底還是打國內票房的主意。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國內這一鍋飯里挖兩勺,就已經夠吃飽了。
但是要拍一些真正的大制作,是真的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的,像《功夫》這樣用一億多的成本,居然換回超過五十億票房的例子,固然大賺特賺,但其實對于整個電影工業水平的提升,并沒有多大幫助。
要拉動整個國家電影工業的整體水平,就要靠大投入的科幻大片。
養起一幫人,也養起整個配套的工業流程。
但國內票房市場目前的天花板成績,也就是五十億出頭而已,即便是未來能突破六十億,甚或更高,對于投入巨大的大片來說,利潤也會被拉低。而一旦拍出來之后稍微有那么一點不盡如人意,就隨時面臨賠錢的風險。
怎么辦?去賺外國市場的錢!
哪怕賣遍全球,也只能換來一億刀,甚至幾千萬刀,都能紓解很大的回本壓力——馮遠道也好,唐鳳翔也好,還是張仲良也罷,他們都前后腳的宣布要拍大片,前兩者還動作一致地進行國際聯合拍攝,計劃全球聯合發行,固然有他們自身的謀利動機,但身為這個行業最大的大佬,他們這么做,也肯定是有著為整個華語電影拓展市場邊界的想法的。
他們已經到了那個位子上了,就肯定會考慮那個事情。
他們的第一步能走成什么樣,暫時還不得而知,得等到電影真的上了再看,但無論成敗,這條路都不能算是錯,所以,彭向明毅然決定跟上去!
比計劃中提前了一部電影。
萬一他們失敗了,或者不如預期,有一部投資七個億的科幻大片撐著,至少能給這條產業鏈再喂一口飯。
至少是合作中的那幾家特效工作室、特效公司,就垮不了。
而且,一個行業的興起,一個方向的爆發,是需要一次偉大的成功,來為所有有心與此的人們,做出一個范例的。
如果《星空之魂》和《太空運輸》成了,那自然更好,他們開拓出的國產科幻電影的市場,將為《盜夢空間》的成功,更好地鋪平道路。
連續三次的市場成功,將很有可能帶來整個市場的大熱!
但如果他們都失敗了,至少有一部《盜夢空間》在,也不至于熄滅了國內電影人心里的這把火。
所以《盜夢空間》必須跟上。
…………
“看,那里就是特斯拉公司了!”
米國,傳說中的硅谷。
司機把車子停下之后,大家都下了車,負責擔任導游的哥倫比亞中國區總裁吉奧瓦尼-范佩西,伸手指向不遠處一棟不甚起眼的三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