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嘴角的笑都繃不住,她拉著趙鎮西一直說著。
趙鎮西聽了一天。
下午兩人一起去看了房子,看了五、六所都不是太滿意,有的是位置不滿意,多數是價錢不滿意。
趙奕放學回來的時候,他們就一起說了起來。
趙奕聽了好半天,就回答一句話,“怎么好怎么來!別總算計錢!我就只有一個要求,裝修好的,能盡快住進去!”
現在房子買了不虧啊!
算計來、算計去也沒什么意義,房子其實和普通商品一樣,賣的貴肯定有貴的道理,便宜的也肯定有便宜的原因。
趙奕沒時間太關心房子,他回到臥室里就開始寫論文。
論文的研究方面做完了。
整個的證明過程,用到的公式、定理,甚至說摘錄的文獻資料來源,全部都已經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總結、整理、排版等等。
趙奕工作了有一段時間,休息時看到群里說著新聞,還和自己的魔方計算器有關。
他去網上搜索了一下。
美國的一個‘魔方研究團隊’,位于加利福尼亞的帕洛阿爾托市,他們申請使用了谷歌的超級計算器,利用魔方計算器推演了三階魔方的所有可能,并證明了上帝之數就是‘20’。
如果在魔方計算器出現以前,他們能依靠著其他算法,覆蓋式的完成所有計算,肯定是個非常重大的新聞,過程都可以發表幾篇論文。
可惜……
他們是使用魔方計算器完成的,完成的時間也太晚了一點。
劉賀敏教授的團隊站出來以后,上帝之數就已經被釘在了‘20’上,他們等于只是覆蓋完成了計算,就只能淪為一個小新聞。
當然了。
這支團隊的研究有可取的地方。
三階魔方的所有可能狀態,約合4.3×10的19次方種。
這個數字令人頭皮發麻,每一種狀態只計算簡單的加法,全覆蓋的計算量也是個天文數字。
他們采用的是“群論”的數學技術,通過魔方不同的面的對稱性,再以集合的形式做出劃分,最終初始狀態被劃分成幾百億個狀態組合。
有數字就簡單多了。
在發布了研究報告以后,肯特州立大學的數學家莫雷-戴維德森,接受媒體采訪贊揚了魔方計算器,“它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好用,而且通過不斷的計算,我們現在非常確定,魔方計算器的結果都是準確的。”
戴維德森的說法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之前學術界有不少人質疑魔方計算器,因為無數種可能的情況下,只要沒有公布確切的算法,魔方計算器的結果就可能是不準確的。
現在質疑聲沒有了。
戴維德森也談到了魔方計算器的算法,“我聽到有中國同行說,魔方計算器的制作者,趙奕,正在撰寫有關核心算法的論文,并且會把它公開發表,他真是個偉大的算法天才,我們都對此很期待。”
“我相信他的算法能解決很多問題,也能應用到很多領域。”
戴維德森表現出了‘迫不及待’。
研究團隊的其他人接受采訪,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他們都期待趙奕的論文。
趙奕看過報道有些煩悶。
現在他最討厭聽到的話,都和‘論文’兩個字有關系,國內有人催‘交作業’也就罷了。國外,還有人催?
這讓他產生一種去上學、看書、放松,或者干些其他什么,都是不務正業的感覺。
嗎-的!
老子就是不‘寫作業’!
打開張震發過來的算法包,先做幾個休息放松一下,不用腦子的工作不要太輕松。
比起發表論文來說,他對實驗用的空白機器人要感興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