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華大學的演講才剛剛過去,媒體也才剛開始進行報道,多數人都覺得趙奕還在首都,趙奕卻已經低調的回了鄭陽。
下飛機。
回家。
趙奕拖著行李走進屋子,給父母打了個電話,報了一下平安以后,就開始閉門不出,打算一口氣寫完《角谷猜想》的論文。
這次寫論文和上次不一樣。
在完成魔方計算器以后,他總結出了‘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證明過程卻存在許多的‘跳步’,他是一邊和劉賀敏教授交流,還查閱翻找了各種資料,慢慢的把證明過程完善。
現在的‘角谷猜想’就是數學證明,說直白些就是一道證明題,只不過要復雜無數倍,但他清晰的知道所有過程,也有了一次寫論文的經驗,相對來說就簡單太多了。
趙奕廢寢忘食的開始工作。
同時。
媒體上也有一些相關輿論,但大多數都是‘傳言’性質,趙奕的演講專業性太強,不了解的人根本就聽不明白,他的演講只在學術界引起注意,而學術界的范圍實在是太小了。
網上流傳的消息還是和‘八卦’有關,也就是媒體所報道的,“魔方計算器的制作者,趙奕,宣稱證明了《角谷猜想》!”
報道就是對事情的敘述。
更多的人都覺得趙奕只是在開玩笑,他用二進制演算出一大堆的數字,但復雜的‘01’圖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也沒有重量級的人物,站出來肯定趙奕確實證明出來。
所以事情很快就被輿論淹沒了。
這對于普通人的概念,和小明星發生什么事差不多,小明星關注的人本來就不多,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沒有太多人會在意。
趙奕的演講還是很成功的。
在這次演講以后,不少學術界有影響力的人,站出來肯定了‘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并表示篩選法是計算機算法的創新,以后肯定會用在各種領域。
‘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也很快變了個名字,簡化叫做“趙氏篩選法”。
這就是學術界取名的習慣。
某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被發現、被創作出來,就會把發現、創作者的姓氏,直接按在事物名字的前面。
比如,某某定理。
某某行星。
某某效應。
趙奕創造了‘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
‘有效與無關進位’實在是有些繞口,并不太好被記清楚,變成‘趙氏篩選法’也好記一些。
……
第二天早上,天色還是一片灰暗。
樓下。
一個人影從后排樓門口走出來,抬頭朝著趙奕家的窗戶看了眼,隨后貼著墻壁躲到了樓門和柱子中間,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
那是個死角。
死角距離樓門口就只有幾米,因為被樓門擋住了視野,門口根本就看不到人。
林旭東凍的哆哆嗦嗦的,但他依舊一動不動,表情也顯得很嚴肅、認真。
上次看到趙奕‘偷親’自家閨女后,林旭東就非常的生氣,他發現閨女不是正常生氣,而是露出女孩兒的羞怯,滿心都變的酸溜溜。
他還沒辦法。
事后去找趙奕算什么?
趙奕承認怎么樣,不承認又能怎么樣?
林旭東感覺非常的憋悶,他就準備躲在角落里,等著趙奕推車過來,有什么過份的動作就抓個現成,到時候就當場給他一頓……
動手不太好,最少能訓一頓!
警告!
出氣!
“凍死了,這該死的天氣!”林旭東抱著手臂繼續不動,就站在原地一直等啊等。
他有點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