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那太復雜了吧……”許超想的其實是,‘你連黎曼猜想都剛弄明白,竟然想研究黎曼才想,到底有沒有搞錯?’
趙奕繼續看著他。
許超最后還是道,“黎曼猜想,我是無能為力,但如果你想了解相關的知識,我可以推薦你幾本書,里面包含函數解析的相關知識,還有幾種最常用的數學方法。”
“好。”
黎曼猜想牽扯到的數學知識太多了。
有好多數學家研究黎曼猜想,也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數學方法,而復雜函數的解析,甚至可能牽扯到維度的問題。
許超是個計算機博士,知識只限于研究生前的基礎學習,聽起來似乎是很高深,其實也不過是研究數學的基礎。
趙奕問了問差不多了解了一下,干脆到‘計算機技術交流群’,找到了傳說中的數學大神‘理學傳教士馬小軍’。
馬小軍是數學博士。
群名片的介紹就只有幾個關鍵詞,足以證明其水平了,‘麻省理工大學’、‘首都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三十一歲’。
這多厲害?
在麻省理工大學拿到數學的博士學位,絕對是相當了不起了,回國就被首都大學的數學科學學院聘為副教授,其數學水平根本不用質疑,肯定比許超強上百倍……
另外,馬小軍致力于純數學的研究,并不牽扯其他科目。
這也很厲害了。
一般專注于學習數學的,想找到工作都不容易,數學專業總是會和其他專業掛鉤,比如很多數學系的研究生、博士,都會往應用數學、物理或者計算機方向發展。
純粹數學方面的研究,想要出成果實在是太難了。
馬小軍收到消息很驚訝,“趙大數學家?你竟然找我問數學問題?”
趙奕頓時黑了臉。
‘趙大數學家’是群里最近對他的稱呼,因為證明出了‘角谷猜想’,原來的‘趙大神’稱呼就變成了‘趙大數學家’,但他怎么聽都覺得是調侃。
不對,就是調侃。
“小馬哥。”
趙奕是想叫‘馬哥’,干脆也改了稱呼調侃一下,“問一下函數變換問題。”
他問出同樣的問題。
馬小軍談起數學就認真許多,他一直研究復雜數學,對這方面還是非常了解的,馬上給推薦了幾本書,其中有兩本是英文的,還有一本是俄語了,后來干脆說買完幫忙寄過去,“后面基本估計買不到。”
買不到是肯定的。
那種非常專業的書籍,只有在非常專業的圖書館才能見到。
結果趙奕還是只得到了參考書。
他倒是不著急。
其實對于變換黎曼猜想的函數,趙奕已經有了思路,大體就是假定猜想成立,利用一種方法去做推導,只要有基礎知識,推導對他來說不是問題,他需要的就是了解知識和方法。
一周后。
黎曼猜想函數的變換依舊沒有進展,但機器人購物系統的核心,差不多已經做出來了。
這天是周末。
從早上起床開始,趙奕就和許超一起,對著計算機打起了代碼,同時不斷地機器人進行調試。
中午孫亮也來了。
趙奕就指揮機器人走到了樓下,停在了小超市的門口,準備進行第一次正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