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就是不在體制內。
這個角度來看和輔警、城管臨時工有些類似,都不是體制內的人員。
科研上也有不同之處。
科研、學術是要看能力的,就算在體制能做不出成果也沒用,而游離在體制之外,只要有成果也會被看重。
有些“特聘研究員”,就是憑借優秀的科研成果,進入體制內直接就評為了教授,速度比同級擔任副教授(副研究員)的人更快。
趙奕倒是不在乎進不進體制。
因為,能力。
只要有足夠強的能力,不進體制不受限制反倒更好。
另外,他還沒有上大學,一個高中學歷能當‘特聘研究員’,已經非常驚人了,‘特聘研究員’有資格立項目,因為是‘合同工’不被體制承認,自然也不會被‘體制’約束,立項目的歸屬可以和研究所自己去談。
這其實是對實驗室、研究所有利的規則。
‘特聘研究員’制度才開始興起,但被‘特聘’的研究員,能力一般都比不上真正的研究員,他們立的項目就要受到審核,審核通過才能得到支持。
審核也順帶會談項目歸屬,體制內實驗室肯定會占一部分。
這個審核就有操作空間了。
羅智金知道趙奕擔心實驗室會占據項目的所有權,特別強調了這一條,“你不用擔心。特聘研究員只是掛個名,聘用是有合同的,你自己研究的項目,只要沒有在實驗室正式立項,歸屬權都是你自己。”
這就是不受體制約束。
如果是體制內的研究員,因為是終身制的聘用,任何項目都會被實驗室占一部分所有權。
當然了。
好處是擁有絕對的權利,立項目不用經過審核,就算沒有科研成果,工作也是有保障的。
最終趙奕點頭同意了。
“所以說,你馬上要成為實驗室的特聘研究員?一個月還能拿兩萬工資?”許超的話里滿是酸溜溜。
許超為實驗室勞心勞力,一直都是最低級的博士合同工,‘特聘研究員’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結果……
趙奕還在鄭陽上著高中,連高中畢業生都沒拿到,就開特例成為實驗室第一個‘特聘研究員’了?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趙奕可不管許超是什么感受,他想著自己拿了兩萬的薪資,帶著好心情就去上學了。
等到了學校里,他的心情都很不錯,下課時候還哼起了歌,“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
“趙奕!”
“怎么愛你都不嫌多……”
“趙奕!”
“啊?”
趙奕才反應過來看向臉紅紅的林曉晴,緊跟著繼續唱道,“紅紅的小臉溫軟你的心窩……”
抬起的手順勢前壓。
林曉晴一把拍開了,咬牙擠出一句話,“你這人!唱的歌都那么流氓!”
“有嗎?”
趙奕仔細想著歌詞,發現沒什么流氓的地方,估計小女生心思復雜,搖搖頭問道,“什么事?”
林曉晴才想起了正事,“對了,校長讓我叫你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