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高中生趙奕啊,前一段時間有好多報道,他解決了角谷猜想!”
“趙奕在計算機領域更有名氣,他剛出版了一本‘篩選法’的書,被收錄到了國家圖書館。”
“你要是以為趙奕是數學家就錯了,實際上,他是個計算機天才,角谷猜想也是大半兒以計算機方法解決的。”
“這個人物專題里的趙奕,看起來還真是勵志,就是不知道說的是真的假的……網吧學計算機?”
“我去網吧只會玩游戲!”
“除了這個解釋也沒其他的了,高中可不教計算機,他的家庭條件不好,也不可能長期報課外班,應該就是網吧,或者買書自學的!”
“……”
趙奕看到網上對自己的評論都有點感動了。
人生最尷尬的事情莫過于此。
央視給自己做了個人物專題,被注意到的都是打醬油的同學,他都懷疑周圍都是偽裝起來的演員,每當被攝像機指著的時候,一個個都被激發出了表演天賦。
好在……
正道之光沒有熄滅!
人物專題帶動的熱度維持了有幾天時間。
學校門口總是有記者,還會有無聊人士蹲著,就過來打算碰碰運氣,是不是能遇到十三中的‘網絡名人’,湊過去熱情的來上一張合影。
趙奕也被騷擾了幾次,他倒是不太在意,但是有個記者的提問,卻讓他感覺很疑惑,“趙奕同學,你拒絕參加金寧舉辦的數學大會,為什么?”
“金寧舉辦的數學大會?”
趙奕仔細思考了下,才想起幾天以前,郵箱里有一封邀請函,邀請他參加五月末的數學大會,他拿起聯系電話問了下工作人員,才知道是數學協會舉辦的大會,大會上還會頒發幾個獎項。
他拒絕了。
一則是時間上,五月底都快臨近高考,他還要正常的上課,去一趟金寧實在有些遠,來來回回要兩、三天。
二則,頒獎沒他什么事!
如果是自己獲獎的數學大會,他肯定會過去參加,本來他以為有自己的獎項,結果連個提名都沒有。
趙奕就以‘還要上學’為由拒絕了。
他沒放在心上。
現在被記者問起就感覺有點疑惑,因為數學大會是學術會議,就算有頒獎也不會有幾個人關心,記者是怎么知道的?
記者一解釋就明白了。
有個金寧大學姓馮的教授,談起數學大會說‘邀請不到趙奕很遺憾’,結果引起了學界的熱議。
金寧大學是今年數學大會的舉辦方,舉辦方要對大會進行組織工作,而數學協會好多人都認為,今年最該被邀請的是趙奕,因為趙奕破解了角谷猜想,才是年前到現在,國內數學領域公認最大的成就。
數學大會邀請不到‘國內數學最大成就者’,就感覺有那么點遺憾。
現在提問的記者就職學報雜志,國內數學界對數學大會還是比較關心的,學界的專業媒體也就來采訪趙奕,詢問他拒絕參加的理由。
趙奕了解一番后,心態倒是很輕松,他以玩笑的口吻說道,“我問了,沒有我的獎啊!”
這是理由之一。
趙奕繼續道,“因為時間。舉辦時間是在五月底,但我六月份要參加高考。”
記者疑惑,“高考對你不重要吧?”
“很重要。”
趙奕認真道,“高考對我來說,意義不僅僅是被大學錄取,還在于人生就只有一次。我只會上一次高中,也只會參加一次高考。”
“高考就是對我三年學習的總結,考多少分不是給其他人看,而是我要對自己有個交代。”
“高考具有里程碑意義,參加了高考并努力發揮好,是對自己的一種總結、肯定,高考后才能調整心態,準備邁入下一階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