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很專業的解釋了一下,“‘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聽起來好像是很復雜,實際上,你可以理解為函數的三維解析圖。”
“震顫、波形,都是三維圖像的描述,無規律則是說函數無限延展,無法找到特定的規律。”
“這就像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理數)和無限循環小數的區別。無限不循環,就是找不到小數值的規律,延伸到的無法計算的位數后,就不知道具體數值是多少。
“‘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也類似,就是說‘三維震顫波形圖’沒有規律,延伸到無法計算的位置時,也不知道具體數值對應是多少。”
“它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固定平面位置,波峰和波谷的解都是素數。”
“但這是暫時無法證明的,因為她是對黎曼猜想的拓展,如果黎曼猜想是正確的,那么‘三維震顫波形圖’也是正確的。”
“至于具體的意義,其實網上說的有很多了,還有好多學者也說了,就是那樣,黎曼猜想在數學領域運用的比較廣泛,作為黎曼猜想的簡化、拓展,‘三維震顫波形圖’也同樣能應用到很多領域。”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困難了。
研究思路?
趙奕的思路就是《監察律》給予的反饋提醒,他知道黎曼函數‘有問題’,就去努力研究了一下問題在哪里。
這肯定不能對外說。
趙奕干脆說道,“我只是對黎曼猜想很感興趣,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黎曼函數是可以簡化的……”
劉慧敏不知道趙奕說的是真的假的,但她只是采訪并寫出報道。
這個采訪有很多人關心。
不少研究‘三維震顫波形圖’論文的人都發現,論文過程倒是沒什么問題,但感覺就是‘沒有開始’。
換句話說,沒有思路。
論文不知道是要解決什么問題,最開始就直接塑造函數,感覺一大堆的條件,繼續進行函數的塑造,函數變得越來越復雜后,再假設黎曼猜想是正確的,得出所謂‘固定平面波峰和波谷的解都是素數’的結論。
全篇論文理解下來,就感覺像是‘沒有起點’、‘沒有思路’,中途的論文過程也是如此,雖說證明過程沒有問題,但研究的人不知道具體是要干什么。
為什么就突然用這個條件?
為什么突然要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一直等全篇都看完以后,才知道,“原來是要拓展黎曼猜想!”
那有點像是走迷宮。
一個人到了迷宮里,就一直不斷的走著,后面跟著的人,不知道他為什么那么走,但突然就走出了迷宮。
到底怎么走出來的?
不知道。
一個個轉彎是怎么思考的?
不知道。
論文的評審員,普林斯頓大學詹姆斯教授的點評也是這樣,“我最開始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為什么會去論證一些無關的東西,一直到最后才明白,他是要拓展黎曼猜想。”
“我在審核論文的過程中,只感覺跟不上思路。”
“我能確定的是,這篇論文的作者是個天才,他創造了一種函數構建法,是利用解反推函數。”
“這種函數構建法,也許比結論對數學領域的意義更大。”
趙奕也注意到了論文的點評,但他對所謂‘函數構建法’就只能笑笑了。
他可沒什么函數構建法!
之所以能最終構建出函數,完全是因為《因果律》、《聯絡律》能力,而不是采用什么數學方法完成的。
反正推導過程、結論正確就可以了,其他人怎么理解思路就隨意了。
……
周末。
這是高考前難得的假期。
林曉晴、趙琳琳早早來到趙奕家,她們是來一起補習的,馬上就要迎來高考,真是一點時間都不能耽誤的,她們沒有上補習班,而是決定來趙奕家里補習。
一則,輕松一些。
二則,趙奕的水平肯定比普通老師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