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智金也有自己的考慮。
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和趙奕進行機器人購物系統項目上的合作,肯定是不會賠錢的,所有權說是都在趙奕身上,但商業的技術轉讓談判,肯定是要實驗室出面,他們的牌子比較硬,也能讓外在的企業客戶放心,就能拿到一定的收益。
這個收益比例是很小,但因為技術轉讓牽扯的金額很大,劃下一點點也能把技術、硬件以及人員投入賺回來。
另外,名氣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高校都有省級的智能相關的計算機實驗室,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在其中并不算突出,因為處在燕華大學,也會讓外面的人覺得,肯定比不上首都大學、水木大學同類型的實驗室。
如果能一炮而紅打出名氣,以后企業投資研發相關的技術,也許就會想到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
現在的機器人購物系統還不算完善。
比如,購物識別的問題。
像是第一次做測試的時候,遇到的‘一盒牛奶問題’,機器人無法肯定對象是一盒牛奶,只能把所有商品掃一遍,判斷出‘最有可能是一盒牛奶’的物品,中途還要紀錄物品的位置,導致路線、計算量都變得復雜。
這就需要做到上進行調整,比如初期拿到‘有很大幾率是目標’的物品,并紀錄拿取的位置,再找到更大幾率是目標的物品,也同樣會選擇拿取,等一切物品都成功拿取,最后再一次性把該放回去的物品放回原位。
這就是更加人性化的做法。
雖然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因為牽扯到多線程、多任務目標運作,程序設計以后,還是會出現很多的漏洞,就需要慢慢去完善。
另外,尋路問題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機器人的尋路系統,是以四個攝像頭的畫面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的計算設計出來的,程序包功能都在,實驗室可以利用這些功能,配備更適合的攝像頭,讓功能更加的完善,還能添加判斷目標是‘同購物人類’的功能,來實現不受到購物人群影響。
最后,機器人的‘顏值’也是個大問題。
機器人是公開進行測試,還會請來一些媒體,長的太丑就有點丟人了,實驗室方面,還會考慮設計顏值方案,搭配最適合的硬件,并對外觀做完善。
等等。
總之實驗室的工作還是有很多的。
這些工作都需要時間。
機器人購物系統并不是為了真正制作和人類一樣購物的機器人,它就只是個展示品,就像是一些科技公司,不斷的完善擬人機器人一樣,就是把智能技術,全都放在一臺機器人進行完善。
這臺機器人就代表了技術實力,代表著技術的集合,外面的公司就可以購買所需要的技術。
……
學術會議還在繼續。
趙奕連續參加了兩天學術會議,聽了不少的學術報告、演講等東西,對國內人工智能技術,也有了個大體的了解。
后續他就找一些感興趣的研發項目,詳細的詢問一下,看是否能用在機器人上。
其他人也類似。
好多人來趙奕打聽機器人的事情,也有人來專門交流學術,討論起模糊算法,還有人干脆就來談起數學,說起了‘三維震顫波形圖’。
趙奕都是來者不拒,有人問起他就解釋一下,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最后一天,他還是沒逃過錢智金的‘糾纏’。
“趙奕啊!”
錢智金苦澀著臉問道,“現在高考都結束了,你也該確定來燕華大學了吧?”
“嗯。”
趙奕肯定的點頭。
“是信息學院?”
趙奕搖頭。
“是數學系?”
趙奕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