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點尷尬。
沈斌正要下臺的時候,就發現中間有個人舉手。
是趙奕。
趙奕很認真的開口問道,“如果是在處理輸入數據時,遇到兩個評重相當的內容,內部處理邏輯是什么?”
沈斌長呼一口氣,很認真的做出了解釋。
趙奕是真的不太理解,遇到不懂才去問,但在沈斌的理解里,對方是給自己個臺階下,提問一下就能正常下臺。
沈斌就非常感激了。
雖然被科學院聘用為副研究員,可以算的是年輕有為,可會場里的教授、研究員一抓一大把,角落里坐著的都會是個博士,他還真算不上什么。
等沈斌走下臺坐了回去,還朝著趙奕露出感激的笑。
趙奕回以友好的笑。
人才難得!
沈斌的數據庫發、處理以及自然語言的研究,還是相當了不起的,才三十歲就有這種造詣,絕對是相當優秀的人才。
以后……
萬一有什么項目玩不轉,也許可以找沈斌幫幫忙啊,對方一看就是那種,和許超差不多的……
咳咳。
人才啊!
……
趙奕聽著學術會議演講,但好多人已經去了其他地方。
學術會議是行業內人士研究交流的平臺,學術報告有點意思,交流也同樣很重要。
計算機業內頂級的學術交流,永遠都少不了資本的加入,而資本就是為了頂級的技術而來,會場里很多人來的目的,一則是和行業內的人交流學術,最重要的卻是吸引投資為研發的項目投資。
錢智金達成了吸引資本的目的。
他繼續聽了兩個報告,就干脆走出了大會場,一路上各種科技公司的代表,都過來詢問動態識別相關的技術。
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一下子就打出了名氣。
這就是錢智金的目的。
雖然機器人的所有權是趙奕的,但研發合作方是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實驗室也能憑此打出名氣,有了名氣就能吸引更多的研發投資。
實驗室有了更多的投資,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從而研發出更多高端的東西。
這是互相促進的。
錢智金對著一群企業的代表,談起了機器人購物系統的性能,以及內部相關的‘黑科技’,也宣傳了下個月十號的測試。
測試,很重要。
機器人完成了相關指標的測試,展現出令人驚訝地技術,就不愁吸引不到資本。
現在的學術會議就只是趁機打個廣告而已,機器人的成功測試才是最有價值的。
測試被定在了下個月的十號,時間是根據研發進度安排的。
實際上,許超帶著機器人去首都的時候,購物系統已經有了雛形,甚至都可以說,能夠進行簡單的購物測試,只是還不夠完善。
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那邊,對機器人的性能進行了檢測,結果絕對是相當震驚的,機器人的性能比預想的要好太多。
錢智金就和趙奕商量著,要來個真正的大新聞,讓機器人‘一炮走紅’。
這就必須對性能進行完善。
趙奕自是無不可,技術的所有權全都是他的,就算實驗室方面有合作,談商業技術轉讓的時候,最多就當個‘中介機構’,做的更好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