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問問。”錢虹覺得身邊有臺這樣的機器人,似乎是很厲害的樣子。
趙奕則是上下打量著錢虹,嘴里小聲嘟囔了一句,“你不會是在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嗎?”
“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你說話真奇怪。”錢虹思索著不明所以。
趙奕則是想到了看過的一個電視劇,里面主角之一的工程師,有一集是把機器手臂,拿到了自己家里,就開始做奇奇怪怪的事情。
然后……電腦死機了!
卡住了!
最后他只能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尷尬的去醫院解決,場面實在是很搞笑。
“如果有一天制造出對外出售的機械手臂,一定在說明書上標注一條:禁止利用機械手臂做#¥%的事情……”
“這個很重要,出問題也許就要付法律責任!”
……
機器人的第三項測試,就是到超市里面去購物。
這個最主要的測試,反倒成了最順利的。
超市里有正常購物的人,發現一個機器人走進來,也跟著購物都很好奇,馬上就加入跟在機器人身后的人群中。
一個機器人在前面走,好多人在身后跟著。
就算是有人在里面購物,看到機器人也會遠離一些,根本就不會靠近,讓機器人的應激反應功能,完成就成了無用功。
許超不得不自己去上去,故意去干擾機器人購物,也幫忙測試了一下,機器人的應激反應,順帶給人群做相關的講解。
機器人的購物清單包括十種商品,而超市的面積非常大,花費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但最終機器人完成了全部工作,還走到了規定好的結帳的地方。
讓機器人去排隊、結賬,暫時肯定是不可能的,智能化沒有達到那個級別。
測試到這里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和對技術感興趣的公司接洽,商談技術支持、轉讓的相關問題。
這方面趙奕干脆讓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來說,他們就是專業談技術的,就是最好的‘技術中介機構’,稍微讓利一些也沒有關系。
許超也會全程參與,后續還會對合作公司,提供技術上的服務支持。
雖然機器人動態識別技術研究出來,其他輔助的功能也都有了,但不表示許超空閑了,他反倒比之前更忙了。
賣技術可不是賣菜,技術是要有后續支持的,購買技術支持的公司做應用,肯定給會有一些系列問題,就算是直接的技術轉讓,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如果做上游公司的技術支持,肯定能最大化把技術變現,但也需要一整套團隊,許超還和趙奕商議著,是否要招聘一些新的人員,組建個真正的公司。
趙奕的想法是,“先談了再說!”
他是把相關的事情交給了許超和實驗室來運作,只負責最后拿錢就好了,中間被分走一小部分也沒關系。
如果自己參與其中肯定會收益最高,但付出的時間成本得不償失,他完全可以研發新的技術,只是為了多賺一部分的錢,肯定是沒有必要的。
趙奕更在乎的是系統,‘機器人購物系統’的成就任務完成了,還獲得了額外的科研幣和學術名望獎勵,系統刷新了一大堆的消息--
【完成機器人自動購物系統。】
【科研幣+4。】
【學術名望提升!】
【科研幣+4。】
【學術名望提升,學習幣+400。】
【計算機類,機器人自動購物系統,任務完成!】
【學習幣+1000。】
【科研幣+10。】
學習幣一口氣進賬1400,科研幣增加了18個。
大爆啊!
系統上的學習幣快達到了6000,規模已經不小了,距離升級下一個技能,還存在12000的差距,但進賬速度來看,也是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