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屬于那種拔尖的天才,他能根據簡單的實驗,就得出合理推斷的結論。
類似的話一般人不敢說,好多人帶入的一想,就會感覺自己是‘普通人’。
雖然所有人都可以說是普通人,但直接被說‘普通’,好像還是被鄙夷了。
鄭盈儒可不怕說話得罪人,她的級別已經是院士,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她的年紀也過了七十。
這個年紀還怕什么呢?
鄭盈儒接受采訪的過程上了新聞,因為其強大的醫學學術領域影響力,還登上了首都電視臺的新聞頻道。
好多醫學研究工作者,知道鄭盈儒的話以后,終于有了那么點心里安慰。
“好吧!”
“我不是天才,但絕不部分人也不是,而趙奕是天才,所以和他比什么呢?”
“數學、計算機領域也一樣,估計好多數學教授,聽到高中生破解角谷猜想,都會郁悶的吐血吧……”
“所以……”
“who-care?”
在經過十幾天以后,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實驗驗證,也到了最關鍵、頻率最高的時候。
有些實驗設計還好一些,有些就顯得很麻煩,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做,單單論文上的介紹內容,已經是不夠用的了。
戴天慶、韓輝都想讓趙奕來一下,講解一下詳細的機制想法,讓實驗人員知道更詳細的內容,才能設計更合理、效率更高的實驗。
這時候尷尬出現了。
自從趙奕把猜想論文投稿到學報以后,就沒有再來過生物醫學研究所,外界出現大量質疑聲時,他似乎也不在意,只是悶在宿舍里研究數學。
現在每個人都知道趙奕是在研究數學,具體研究的什么不清楚,但打擾他似乎也不太好。
主要是沒有理由。
確實。
‘心肌炎機制猜想’是趙奕發表的論文,但發展到現在對過程進行驗證,對生物醫學研究所是有益的,他們最開始是抵觸鄧叔芳的行為,想幫趙奕驗證個一、兩項,后來就變成了‘驗證過程’的大工程。
所長監督、院士參與。
這種情況再去打斷趙奕的數學研究,讓他來研究所做講解就沒道理了。
當然了。
以私人交情的角度來說,邀請一下也沒有關系,但實驗驗證需要不短的時間,需要的不止是一次、兩次,等于是讓趙奕幫研究所做工作,事情就需要仔細考慮一下了。
與此同時。
趙奕確實沉浸在數學的研究中,他找出了壞爾斯證明邏輯的矛盾點,本來以為研究就結束了,回去整理稿件的時候,再看到‘三維震顫波形圖’,忽然發現了個問題。
《監察律》對三維震顫波形圖的檢測有了新的提醒。
“結論有問題?還是說不完整?又或者結論是錯誤的?”趙奕有點搞不明白,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得到新提醒和‘新條件’有關,也就是對壞爾斯論文問題的研究過程。
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曲線函數、模方程等知識,和賀教授討論的時候,還了解了一種復雜的數學方法。
知識覆蓋面的提升,肯定會完善一些條件,就能依靠條件來讓《監察律》、《因果律》或《聯絡律》得出更多的結果。
“波動圖能有什么問題呢?”趙奕有些搞不懂,‘三維震顫波動圖’,是他花費很大心思塑造出的函數,可以替代黎曼函數的作用,對他、對數學研究乃至于未來的數學應用,都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提示了有問題,就必須研究出來。
趙奕感覺有些奇怪,‘三維震顫波動圖’,是他憑空塑造出的東西,可以說就是他制造出來的,卻因為以‘黎曼猜想’為條件,他對函數也沒有充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