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頓時笑了出來,穩住人的同時,還能有學習幣進賬,真是一舉兩得啊!
……
國際數學家大會就要開始了。
作為數學界最頂級的學術會議,肯定會有很多人參加,燕華大學數學系的周立教授,就是參加者之一,他會和首都大學的教授們一起去。
趙奕和周立不熟悉,更不認識首都大學的教授,只是問了下賀教授。
賀教授已經上了年紀,自知數學領域無法再有突破,也干脆就不去參加了。
趙奕最后決定和劉賀敏教授一起去,他和劉教授很熟悉了,和劉教授一起,等于是和科學院的團隊一起。
這也不錯。
某種程度上來講,國家科學院就代表了國內最頂尖的科研、學術水平。
趙奕在機場等到了劉教授一行人,科學院的團隊比較龐大,參加者有二十人左右,多是計算機、物理、數學相關的研究者,好多人對趙奕也很感興趣,他們都說著‘趙奕可能會出風頭’。
趙奕解決了角谷猜想,是近兩年來,國內數學研究領域最大的突破,放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也能算是頂尖的成就之一。
另外,趙奕還收到了會議的特別邀請,要在會議上做超過四十五分鐘的學術報告,就說明他的成果被會議舉辦方認可。
科學院一行人也有人受到邀請,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陳明,他也是除了趙奕以外,國內唯一受到邀請的數學家。
面對一眾的夸贊、恭維,趙奕只是笑著應對,表現的很低調也讓人有好感。
劉賀敏關心起學術報告,“你準備好了嗎?”
“還差一點。”
趙奕的回答出乎意料。
劉賀敏抿了抿嘴,提醒道,“也不一定要做新研究的報告,你只要做三維震顫波形圖相關的報告就可以了。”
“嗯。”
趙奕點了點頭,他準備了兩份報告,一份是有關懷爾斯費馬猜想證明,一份就是三維震顫波形圖,他沒想好具體做哪份報告。
最開始他開始揭露懷爾斯費馬猜想證明的問題,但想想又有些小家子氣,公開做學術報告專門證明別人的錯誤……
似乎是不太好?
所以論文還是投稿到雜志更好一些。
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內容就只是對函數的分析,似乎也沒什么新穎的東西。
當然了。
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內容,要足以‘混過’學術報告,絕對是綽綽有余的。
一路,勞頓。
首都沒有直飛馬德里的航班,還要在意大利米蘭進行轉機。
等飛機到了西班牙馬德里,每個人都感覺非常疲憊,來到異地他鄉的興奮都沒有,只想趕緊辦完手續,到酒店里好好睡上一覺。
第二天趙奕才恢復了精神,就和劉賀敏一行人,一起去了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早就有很多人了,看外面的情況就知道,熱鬧肯定持續了好幾天。
在進了大門的道路兩側,就出現不少‘擺攤’的人,他們多數都是來上一張海報,寫了個震撼的標題,過來人就發表下自己對數學的研究。
“他們為什么不到會議上去說,或者干脆發表到雜志上。”趙奕有些奇怪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