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趙奕欺負了。
那么他就去欺負一下白建武。
所以按照數學邏輯來說,白建武是被趙奕欺負的。
“對!”
“邏輯關系就是這樣!”
魏世清還想好了說辭,“到時候就說研究沒有結果,這也很正常。而且我沒有說謊,確實是仗義說,已經有了研究成果。”
“他還說只要這么做,就能發現有意思的事情。”
“最后沒有發現,也不是我的問題啊!”
……
趙奕并不知道魏世清的小心思,更不知道實驗室發生的事情。
他更關心自己的實驗室。
蜱蟲項目。
這個小項目的難度很低,即便讓艾立新、張薇放手去做,完成也只是時間問題,當然,最后很可能遇到的情況是項目經費不夠。
所以趙奕還是要參與項目的。
當有了趙奕參與以后,幾個簡單的實驗就能得出重要結論,項目進度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中途。
趙奕還順帶完成了數字壓縮技術的算法部分,他最后完成的算法包,可以讓數學理論實現八成五左右。
這個比率已經相當高了。
在完成了算法包以后,趙奕還使用《監察率》進行了修正,以保證算法包能得到最高的效率,但最后也只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陶哲軒制定的有關數學理論,被放進算法包以后,并不是能直接實現了。
這不是計算機軟件。
當數學理論被算法完成,算法就會被運用到機器上,不管是攝像機也好,醫療設備也好,更甚至是天文學設備,各個領域的應用都需要對程序內容進行修正。
這就會降低算法的效率。
理論,畢竟是理論,反應到實際應用的時候,很難做到盡善盡美。
當然了。
趙奕就不用思考那么多了,剩余的都是陶哲軒的工作,包括后續的申請專利,甚至是專利被使用以后,能得到的專利使用費,都是由陶哲軒來負責的。
他的工作就是制作好算法。
趙奕對陶哲軒還是比較信任的,但牽扯到可能很值錢的專利,他還是和陶哲軒仔細談了談,最終商定是四、六分成。
他們還簽署了網絡合同。
為此,趙奕還找了一位專業的律師看了一下,確定沒有什么問題以后,才把制作好的算法包發給了陶哲軒,剩下都是陶哲軒的工作了。
在解決了一項工作以后,趙奕也長呼了一口氣,感覺渾身都輕松不少,他都想過輕松的大學生活,但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研究困擾。
在完成了數字壓縮技術的算法后,他不只是完成了工作,也可以安心的等著任務完成。
系統,才是根本。
最近的生活就比較輕松了,他只需要關注蜱蟲的項目,就是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時間,去生物醫學研究所打個卡,看一看實驗結果,做一下小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