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項目確實比較簡單。
在做了幾個實驗,對實驗的蜱蟲進行一系列觀察后,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趙奕只花了十幾點兒精力,就完成了項目中所有相關的工作,得到了整個項目所研究的流程。
接下來的事情又和他無關了。
項目報告、撰寫論文,有艾立新,張薇來負責,劉成杰也能幫上不少忙了。
他只等待收獲就好了。
當艾立新又一次走進了所長辦公室,提交項目完成的報告時,閻學林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他覺得自己這個所長當的真差勁,混的真不如趙奕實驗室的研究員,最少在賺錢方面遠遠不如。
看看啊!
又一個項目完成了!
這才過了多長時間啊,大概就只有一個星期左右,十幾萬的小項目有些看不上眼,但只花了很少的資金以及很短的時間,就把小項目輕松完成了,剩余的資金都可以放進口袋里。
閻學林都開始考慮,太監項目經費都給研究員,是不是不太好?
他找來幾個研究員探討了一下,“你們有沒有人愿意接受剩下的項目?”
“我不接。”
“做不了。”
“經費不夠,我可不愿意自掏腰包。”
“……那趙奕實驗室是怎么完成的?”閻學林說起了趙奕實驗室又完成了一個項目,幾個研究員聽的都有些眼紅了。
這真是速度太快了!
匪夷所思啊!
等消息真正傳開以后,一大堆的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都開始打聽起趙奕實驗室怎么才能加入進去。
趙奕實驗室迅速成為了研究所里的最受歡迎的地方。
可惜……
趙奕沒打算招人了。
除非是做真正缺人的大項目,否則根本沒必要再招進人來,而真正確認的大項目,幾乎不可能是所里太監的項目。
這種項目的經費也不可能揣進自己的腰包。
實驗室多出幾個人手,聽起來似乎不錯,但那是對于其他實驗室,趙奕做的項目都是有錢的項目,他能直接用發錢的方式,鼓勵大家多去認真工作,盡快的完成項目。
人一多,矛盾就來了。
比如兩個同樣級別的副研究員,額外發放的獎金一樣,都可能會帶來矛盾。
額外的獎金是這樣的。
有的人覺得自己做得多,有的人覺得自己做得少,人心是最復雜的東西。
趙奕可沒有心思去平衡人心,他不想當什么管理,只想盡快的刷項目出論文,希望能以此完成人生目標任務。
在蜱蟲項目完成了以后,實驗室很快就申請了新的項目。
閻學林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研究所有團隊能把太監的項目刷掉,對研究所肯定是好消息,可是這個團隊的效率也太高了,讓其他以實驗室研究員都嫉妒的眼睛發紅。
好在,是趙奕。
趙奕在數學領域的成就,讓他成為了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家,在個人成就上,他甚至碾壓所里的研究員。
哪怕有研究員眼紅他拿到大額項目資金,最多也就是遠遠的討論一下,而不是到所長辦公室鬧情緒或者做些其他什么。
這就是地位帶來的影響。
好多研究員都覺得,趙奕不做生物醫學項目,反倒未來的成就會更高,所以排擠趙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上。
與此同時。
微生物技術實驗室。
魏世清和白建武,努力干了一個星期時間,終于把所有組別的染色廢料的病毒,全部都分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