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不同。
除非是直接性的解決重大疾病,否則一些微生物、因子等發現,都不會立刻體現出效果,甚至不會被重視、不會被宣傳,因為短時間很難知道意味著什么。
比如,趙奕發現的諾如病毒變異。
這也許就是給病毒變異研究開了一扇大門,也許就只是個特例事件,顯然后者的作用會小上許多。
這個發現的影響力擴大,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病毒變異的研究,并且依照這個研究方向,去拿到更多的成果,最后把研究成果放在臨床治療上。
所以影響力的擴大還是需要時間。
但不管怎么說,趙奕的研究發現都是意義非凡,論文被幾個國內醫學大佬點評,馬上在輿論上引起了熱議--
“原來趙奕做出了這么厲害的研究!”
“這個什么染色實驗,我在生物實驗課上都做過,怎么就沒發現染色環境能讓基因變異?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嗎?”
“樓上不用抱怨了,我就是做微生物研究的,還做過諾如病毒的染色實驗,結果剩余的實驗廢物,都被滅殺處理掉了,根本沒想過那些東西會有什么用。”
“在我們看來是廢物的東西,在人家看來就是研究成果啊!”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這里,哪怕是到了微生物研究領域,天才依舊是天才!”
“……”
趙奕的論文引起了醫學界和輿論的熱議,而輿論也轉向‘論文’問題。
幾個醫學界的大佬都對論文影響力做了認證,就不可能再出現什么學術造假的問題,就算是有研究機構力推趙奕,也不會有研究員傻到,把自己甚至未來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的重要研究發現送給趙奕。
如果真的有人傻到這么做,那么論文、成果就不是造假,而是真實的,就像是財產繼承一樣,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財產送人……你管得著嗎?
這是合法的!
許多媒體記者也開始了采訪,想要采訪到趙奕本人不容易,但采訪一些醫學界的人還是很容易的。
醫學界的研究人員或者干脆是一線的醫生,對趙奕的論文研究成果持有很專業的看法。
有的人開始普及起了常識,“趙奕的研究項目是醫學基礎的機制研究,是國家科研基金支持的項目,像是這種撥款做研究的項目,審查過程是非常嚴格的,幾乎不可能出現造假情況。”
“我看到一種很可笑的說法,說生物醫學研究所支持趙奕,趙奕摘取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他發表論文不也是理所當然嗎?”
“人家愿意給,誰也管不著,這遠遠談不上什么論文造假,法律上也只是正常的成果贈送關系。”
“所以最近的輿論是很可笑的,我看過那兩篇文章,列出來的數據確實沒有錯。”
“我同時也看了趙奕,完成了三個項目,其中的風濕性關節炎項目,換做是別人,甚至可以拆分寫上七、八篇論文,那是個幾百萬經費的大項目,而且難度非常高,一般的研究員真不一定能做得出來。”
“趙奕剛剛發表的諾如病毒染色實驗,出現的病毒變異發現,是醫學界的重大發現,可以說影響力是覆蓋整個世界醫學界的。”
“像是這種級別的研究發現,可以說有無限多的潛力。就只是這一個發現,就會讓全世界很多微生物研究機構,都會投入到相關的研究中。”
“這個發現的價值無法估量。”
“所以說現在再去談論趙一的論文有什么問題,真的是……十分可笑,我用可笑這個詞來形容,一點兒都不夸張,就好像有人破解了世界數學猜想,然后去討論他的數學能力是否有問題,這不是開玩笑嗎?”
“如果誰還要去質疑,首先你要做出同樣級別的發現、研究,才有資格動嘴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