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不是要做一套篩選法的程序來找出希格斯粒子。
那是不切實際的。
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法確實是一個很有用的算法,但放在量子物理學去發現新的粒子,作用就顯得非常的小了。
他只是想用來判斷新粒子的數據。
在幾萬、幾十萬的數據面前,幾個數據就顯得微不足道,若是把幾萬、幾十萬的數據,減少到幾千、幾百,幾個數據自然就凸顯出來。
理論上。
希格斯粒子的衰變的一種很重要的產物,就是一對高能的光子,有好多粒子衰變,都會產生一對高能光子,但因為高能光子對的能量不同,有些已知的粒子衰變的高能光子對,數據是非常明顯的。
這些高能光子對就可以被程序排除掉。
單個兒、不成對的光子也可以被排除掉,不管是否和希格斯粒子有關,但單個兒、不成對的光子數量太多,會對數據有很大的影響,就干脆全部排除掉。
最后以‘某種概率以上是希格斯粒子衰變產物’的高能光子對,去做詳細的數據分析,理論上就會得到結果。
另外,還有一種檢測輕子的方式,也可以證明出希格斯粒子存在。
希格斯粒子還可以衰變成z玻色子和W玻色子,后者會衰變成無法被檢測的中微子,中微子是無法被探測器捕捉檢測的,而z玻色子只可以衰變輕子,以輕子的數據做同樣的篩選判斷論證,和高能光子對的數據做對比,也會是希格斯粒子存在的有力證明。
當然了。
輕子的數據只供參考。
大多數數據分析不會去特別去判斷輕子,因為輕子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受到的外界影響也很大,數據準確性不被認可。
篩選方法是一個大問題。
趙奕想制作一個判斷高能光子是否可能是希格斯粒子衰變產物的程序,可他對于希格斯粒子以及量子物理等復雜問題,就只有表面上的了解,判斷機制的設計上,肯定需要很專業的量子物理學家。
他仔細想了想,找到了阮文燁。
“我想設計一個篩選高能光子對的程序,這些高能光子對都是必須可能是希格斯粒子衰變的產物。”趙奕說的很直白,“如果成功的話,也許能憑借它找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
“……”
阮文燁聽的有點兒發蒙,他們團隊還在做數據分析的工作,怎么就突然跳到尋找上帝粒子了?
那可是上帝粒子啊!
核子研究組織的目標就是找出新的粒子,證明或構建出粒子的標準模型,尋找上帝粒子的工作,是整個組織的目標之一。
趙奕一個人就說要找上帝粒子?
設計程序?
“他大概是對尋找希格斯粒子的難度不清楚吧?”
“這個想法簡直太天真了!”
“如果做個程序就能找出希格斯粒子,還用這么多物理學家聚在一起干什么呢?”
阮文燁看向趙奕的眼神很詭異,似乎都透露出一種關愛智障的感覺。
最后他想著不能打擊趙奕。
趙奕好不容易對量子物理感興趣了,就讓他去嘗試一下也沒關系,但阮文燁可不想參與到這種肯定沒有結果的工作,他還怕被別人嘲笑,趙奕是個量子物理的菜鳥也就罷了,他也過去跟著發瘋……
就說不過去了!
阮文燁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帶笑的說道,“趙奕啊!像是尋找希格斯粒子,這么大的事情,你應該找一個更厲害的人來指導。”
“雖然我在國內還算是有名氣,但放在世界就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