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有兩個人獲得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一個是第一屆得主陳省身。
陳省身是國內數學歷史上,成就最高的數學家之一,他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而他拿到邵逸夫數學科學獎時,都已經九十三歲,過了幾個月就去世了。
邵逸夫數學科學獎第一個頒發給陳省身,感覺有點兒蹭‘熱度’的意思。
就像是新出現一個農業獎項,直接頒發給了袁爺爺,頒獎倒是沒什么問題,但袁爺爺顯然不會缺一個新出來的獎項。
這就等于是利用名人刻意去增加獎項的影響力。
去年是獎項真正第一次進行評選,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依舊是在‘噌熱點’,把獎項頒發給當時公認的第一數學家,證明費馬猜想的英國數學家懷爾斯。
結果……
這個熱點蹭的很郁悶,幾個月以后,懷爾斯的證明就被趙奕證明有無法扭轉的邏輯錯誤。
懷爾斯徹底涼了。
現在數學界好像已經找不到懷爾斯了,都不知道他具體去干了什么,也根本沒有人關心。
邵逸夫數學科學獎有多尷尬就可想而知了,但頒出去的獎項是收不回來的,基因會的獎項評選組,決定今年來個真正的評選,不再去噌什么熱點,馬上就把目標放在了趙奕身上。
其實還是噌熱點,順便也增加戲劇性。
趙奕是過去一年時間里,數學研究成就最高的人,就是他證明了懷爾斯的證明是錯誤的。
去年是懷爾斯。
今年是趙奕。
雖然獎項公布得主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但基金會內部已經迫不及待的傳出消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注意。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就是確鑿無疑的,到網絡上都難找到一個質疑的的消息。
同時,好多人還討論起了趙奕的得獎。
他們討論的內容是趙奕的拿獎,主要關注點在于,趙奕并沒有過拿到數學界的重量級獎項,就連國內的獎項都沒有拿到過。
之前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拿到的奈望林納獎,是有些偏重于計算機的獎項,而不是純數學的獎項,可事實是,趙奕是公認的數論大師,他理應拿到純數學的獎項。
好多人分析趙奕沒有拿到獎項的原因,就歸在了兩點上,一個是他成名時間太短,各種成果都是一年之內完成的,并完美的錯過了國內的數學獎項。
國外來說。
有些影響力大的數學獎項,趙奕是沒有資格的,必須成為某某協會成員才行。
他最有機會拿到的是沃爾夫獎和菲爾茲獎。
沃爾夫今年的評選工作才剛開始,并沒有傳出相關消息,菲爾茲獎則還需要等三年多。
所以趙奕拿獎欠缺的是運氣和時間。
針對網絡上對于趙奕拿獎的輿論,有記者也到燕華大學特別做采訪,“有人說你拿到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如果你確定拿到了獎項,會去港城領獎嗎?”
“要去港城啊?”
趙奕猶豫了一下,“有點太遠了吧?”
“也就是說,你不想去領獎?要知道,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得主,能拿到一百萬美元,你不考慮……”
“什么?”
趙奕馬上認真道,“港城也是中國,他們的獎項也等于是國內的獎項。獎項影響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國內自己的獎項,自己人肯定要支持……”
“如果確實是我拿了獎,我一定會去現場支持,目的是支持我們的獎項,發展我們自己的獎項,讓其也能在世界有影響力!”
“我衷心希望未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能真正成為數學的諾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