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太客氣了!”
趙奕被夸的有點不好意思。
其實被夸獎也是分人的,換做是一個普通人,過來對他連續的夸獎,真是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劉佟恩就不同了。
院士!
國家導航系統的副設計師!
兩個頭銜放在一起,聽起來都很驚人。
劉佟恩只是簡單的夸獎幾句,都讓趙奕感覺輕飄飄的,而且夸獎并不是虛浮的,是直接說在了點上,確實有好多物理學家,都在研究三維震顫波形圖,并認為波形圖中蘊含著宇宙的奧秘。
這還是最基本的說法。
有些腦洞大開的理論物理學家認為,波形圖可能是最微小粒子的震動規律;還有些則認為和粒子的傳輸有關;還有很奇特的,像是基博爾,他把波形圖和宇宙弦聯系在一起,說波形圖能解釋空間鏈接之類……
反正趙奕也聽不懂。
趙奕發現劉佟恩院士真是很好的人,就和劉佟恩多說了幾句,隨后就被邀請一起去吃午飯。
這頓大餐吃的口水直流。
趙奕享受了一次公費吃大餐的待遇,飯后就和其他人一起,到首航內部轉了轉,還去了幾個實驗室進行參觀。
首都航空航天大學的規模、科學研發能力,確實要強于燕華大學,有些實驗室放在國內,都是最頂尖的,他們的研發不止是民用技術,還參與到了軍方的項目。
其中有個實驗室意義重大,是金屬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
帶著參觀的人介紹了一下才知道,實驗室專門研發各種金屬材料,劉光佐則拉著趙奕小聲道,“不止是研發,還有仿造。”
“仿造?”
劉光佐道,“像是一些國外進口的部件,我們國家想自己制造出來,但很困難,部件的技術倒是不難,最難的就是材料。”
他們正走在實驗樓旁邊的工作間,里面都是各種焊接器械,還包括一座小型的機床。
如果只是看工作間的樣子,就像是一座配套齊全、生產金屬制品的工廠。
趙奕走過一個試驗臺,發現上面有個暗黑色,看起來像是金屬板的東西。
“這是什么?”他問道。
旁邊有個人說道,“是外皮板材,德國進口的。”
“什么外皮?”
“衛星。”
說話的人年紀并不大,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歲,走在眾多的教授中,算是很年輕的了,也就是比趙奕年紀大一些。
他說著還做了自我介紹,“張洪濤,就在材料室工作。”
旁邊又有個老教授過來,哈哈笑著說道,“張洪濤是長江學者,我們大學的特聘教授,你們別看他年輕,學問那是很扎實的。他的狀非晶合金材料項目,獲得了國家基金重點支持。”
他抬頭看到趙奕,發現有些說不下去了。
來參觀實驗室的大多都不是首航的人,只是在會議開始前在首航轉轉,轉到哪個地方就有專門的人來講解陪同,也是向外展現首航科技研發能力的機會。
老教授得意的說著的時候,沒有太注意針對的是誰,發現是趙奕以后忽然感到了尷尬。
張洪濤很厲害?
長江學者?
可是年紀上還是比趙一大了十幾歲,成就什么的更不用比了,趙奕的成就已經超越了很多國內頂級學者,只能找拿到國際頂級獎項的人才能比一比了。
張洪濤還是差的太多了。
趙奕倒是聽的很認真,并沒有去和張洪濤比較之類的心態,他只是對一塊兒板材放在實驗臺上有些好奇,“這種材料還需要進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