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也稍微有點尷尬,干脆就接過了話題道,“這可不是一塊簡單的板材,他能承受1450度以上的高溫,高溫下導電性能還非常好,另外,還能夠防輻射、有一定的抗物理性能力,非常耐用……”
他仔細解釋著,“到目前為止,咱們還不能仿造出類似性能的材料,這部分零部件都需要進口。”
“這塊方式的實驗室就是供研究的。”
這就是仿造、破解了。
如果只是單獨一個零部件還沒關系,但一種高性能的的材料,能用來制造很多東西,就等于有好多零部件需要進口,破解材料的成分、制造方法,確實是非常有用的。
有的材料性能足夠好,也能用于其他領域。
比如,軍工制造。
趙奕用手碰了一下板材,想看看和鋼板有什么區別,還抬頭問了一句,“可以嗎?”
“當然,沒關系。”張洪濤笑道。
趙奕用手摸了幾下,也沒發現什么區別,他試著使用了《因果律》,來得出材料的成分。
這很容易。
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只要是有限的內容,都可以去做出判斷,隨后他試著使用了《相關率》,還得出了各個材料的成分含量。
【查看眼前的板材鈦之間的關系。】
【《相關率》!】
【板材含鈦量我73.5%!】
含量這么高?
趙奕猶豫著說道,“這應該是一塊兒鈦合金吧?”
張洪濤倒是不以為意,“對,現在我們用的,不管是大飛機也好、衛星探測器也好,或者國外的航天飛機,外皮好多都是鈦合金,只是其他含量……”
他說著就聽趙奕道,“還含有鋁和鎂,還有加少量的碳,更加稀有少量的镎。”
張洪濤驚訝的張大嘴,“你怎么知道?”
“我只是猜猜。”
趙奕笑道,“我看好多文章說,高端的材料都是要稀有金屬。”
“你還對化學材料感興趣?”
“偶爾看看。”
趙奕說完也沒有當回事兒就走開了,其他人也都沒有放在心上,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唯一放在心上的是張洪濤。
這塊板材就是他重點研究的,知道里面的元素含量,鈦、鋁、鎂、碳說出來,都沒什么問題,但礙是他的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
科學界對稀有金屬了解的很少,大部分國家研究出成果也不會公開,因為稀有金屬直接牽扯到軍事用途,正因為如此,‘稀土’才會成為國家級戰略性資源。
目前國內對稀有金屬的研究還處在最開始的階段,因為沒有直接性的了解,想知道一個材料中,含有什么稀有金屬是非常困難的。
張洪濤花了很長時間做研究,才依靠各種數據驗證,得出‘里面很可能含有金屬镎’的結論,還做出了一些成果。
結果……
直接被說出來了?
張洪濤感到非常的不解,他思考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怎么也想不出來,趙奕是怎么知道的,還是說就像是他本人說的,只是隨便猜一猜?
一猜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