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輕松了。
趙奕長呼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開口道,“我覺得你說的第三種方法,其實已經很接近了,最后制造出的是粉末,不一定完全代表失敗,反倒可能是代表接近成功。”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也許那就是黎明前。”
“是嗎?”張洪濤聽的眼前一亮,倒不是說被趙奕鼓舞了,而是他也不想放棄第三種方法。
那是他能想到的,設計最合理的方法了。
他思考著問道,“你有什么改善的意見嗎?”
“我對材料學不太懂,基本沒有涉獵過。”趙奕先是做了個提醒,“如果我說的內容顯得幼稚、不專業,你可不要笑話啊。”
“不會、不會。”張洪濤連連擺手,他現在根本不相信趙奕說的什么‘不懂’。
都這樣了,還說不懂?
謙虛過份了吧!
趙奕沒在意張洪濤的想法,就繼續說道,“你有沒有想過可以把某種氣體和金屬镎,一起壓進去?在高溫高壓下,氣體是非常活躍。”
“等全部都壓入以后,可以把溫度、壓強降低一些,并利用某種手段,讓氣體元素分離。”
“這樣大概能讓元素分布更均勻吧?”趙奕說著也不太確定,他腦子里只有簡單的制造過程,并沒有制造過程的解釋。
原理是什么?
不知道。
為什么要這樣做?
不知道。
趙奕只是把腦子里的信息簡單的概述一下,具體高溫高壓是什么標準,還要降低到什么標準,他就沒有詳細說了。
這個沒必要了。
像是張洪濤這種材料學的專業研究人員,懂的東西肯定很多,簡單的說一下關鍵點,差不多就足夠了,他都說出來,聽起來也太……反正有些不能接受,就像是他竊取了國外關鍵技術一樣。
簡單的提醒一下關鍵點,剩下的讓專業人士去研究,就已經很足夠了。
張洪濤陷入了思考,他愣了大概有半分多鐘,都沒有招呼一聲,就去了旁邊的桌上,拿出一個本子寫寫畫畫。
趙奕倒是也不在意。
研究人員大體都是這個樣子的,抓住靈感比什么都重要,他正巧清閑一下,到工作間到處轉轉。
材料學實驗室附帶的工作間,真就像是一個鋼鐵廠的車間,不止有高溫高壓的熔爐,還有好幾個大型的設備,像是液壓機、切割機、水刀,角落安全的地方,還放著幾個精密的設備,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這個地方還真是不錯,要是有技術的話,都足夠生產一臺變形金剛……”
趙奕想著。
大概很多人都會有親手打造跑車、飛機、火箭等酷炫產品的夢想,只不過多數人只能是做夢,有真的付出實踐的人,好一些的也就造出一臺怪異的柴油車,要么就是只打造出器械的外形,什么功能都沒有。
趙奕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比如,他希望能打出一臺擁有各種功能的機器人,零部件就不可能全都靠‘買’,黑科技產品肯定‘買’不到的,就算會設計軟件,硬件支持也是個大問題。
現在的工作間功能就很強了,變形金剛肯定打造不了,但打造個全金屬的變形金剛外皮,估計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如果有足夠的原料支持,打造個能沖到千米高空的火箭,估計也是問題不大。
跑車軀殼?
飛機外殼?
咳咳。
反正都是外殼而已……
當趙奕再走回來的時候,就看到張洪濤一臉興奮的,盯著手里的本子看個不停。
“趙教授!趙教授!”他還揮手用力喊著。
趙奕走了過去,“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