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軍工領域和高能物理并不存在直接關系,但還是差不多能找對部門,很快問題就擺在了高能所領導丁守賢面前。
“中子發生器?”
丁守賢當然知道中子發生器,他親自批復過相關的研究項目,“我們在做這個研究啊?保密性質的,級別并不高。中子發生器理論上可以探測爆-破裝置,或者核-彈,但可能性還是太低了,首先是要做出發生器,最好能讓中子傳播距離更遠一些,最好是能達到幾十千米以上,但現在只能達到幾厘米……”
他說著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事實就是這樣的,沒有約束的中子束,就像是武俠小說里,武林人士的內力一樣,放出體外后就會消散,距離軍工使用差距太大了。
丁守賢繼續說道,“所以,近幾十年來看,主要還是以民用為主,比如,醫療器械制造領域,國內外的醫學企業,都重視新型的癌癥療法……”
現在中子發生器的研究,最明確的用途就是治療癌癥,也就是一種被稱作是硼中子俘獲治療,英文簡稱‘BNCT’的技術。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戈登-洛徹首先提出硼中子俘獲治療的概念,設想通過在腫瘤細胞內的引發核反應來消滅癌細胞。
硼中子俘獲治療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給病人注射一種含硼載體。
含硼載體進入人體后,經過代謝迅速聚集到癌細胞內,而正常細胞分布很少,含硼載體對人體無毒無害,但本身對癌癥也無治療作用。
然后,用中子射線進行照射。
中子射線對人體的損傷不大,但與進入癌細胞里的硼能發生很強的核反應,釋放出極強殺傷力的射線。
這種射線的射程很短,在細胞內的射程為5-10μm,約為一個癌細胞的尺度,所以只殺死癌細胞,不損傷及到周圍正常細胞。
經過很多年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硼中子俘獲治療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中子源和硼藥都被相繼制作出來,唯一不穩定的就是中子發生器,也就是控制中子的走向,一些實驗室采用擴大中子源規模的方式,就好像明明一槍就可以擊中目標,偏偏要原地制造個爆破,肯定是很浪費的做法,也會加大治療的成本、降低殺傷癌細胞的準確率以及產生更大的副作用。
“如果能研制出控制中子的方法,也就是中子發生器,就能讓硼中子俘獲治療,真正的走向成熟……”
丁守賢對硼中子俘獲治療有了解,是因為有大型的醫藥集團,特別詢問過高能研究所的中子發生器研究。
高能所也要和外面的企業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的研發資金。
作為高能所的領導,自然就會了解一番,只可惜中子發生器的研究,始終停留在組建中子源的最初階段,對中子的控制研究,可以說沒有任何進展。
丁守賢還奇怪上級專門問起中子發生器的項目,覺得可能是對項目的關系,沒想到卻得到了個意外的消息。
“有個國內外著名的學者,上報說研究出一種新型的中子發生器原理。”
“不可能!”
丁守賢馬上搖頭,“我們所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研究了兩年多時間,都沒找到控制中子的方法,而且只是普通的學者,怎么做研究?”
他完全不相信。
上級的解釋是,“只是中子發生器的制作理論。如果你們短時間研究不出來,可以試試。牽扯到潛在的軍事用途,肯定是要保密的。”
“不可能。”
“你先別急著否定,知道上報消息的學者名字,你就會有改觀。”
“誰啊?”
“趙奕。”
“——??”
……
國慶結束的最后一天,趙奕接到了上級的回復消息,讓把中子發生器相關的研究資料傳過去。
這是研究中途發生的事情。
趙奕在對比從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室拷貝的數學分析結果,掃了一眼郵箱內容,發現沒什么問題,就把技術論文傳了過去。
然后,他甚至忘了這件事,就繼續做粒子數學的研究。
對比試驗的數據結果,對粒子能量模型修正,是個非常繁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