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斯穆特也跟著說道,“我現在知道差距了,所以我什么都不說。”
其他人也只能笑笑。
其實好多人準備勸一下趙奕,他們忽然想起了趙奕演算過程中,快速的跳步直接寫結果。
當時他們根本無法跟上思路,有的人還找一些小地方,動筆慢慢的算,結果算了好半天得出的結果,竟然和趙奕直接寫出來的結果完全一樣。
這就太打擊人了!
同樣是頂尖的數學家、學者,面對個復雜的計算問題,趙奕是直接得出了結果,似乎就像是算“1+1等于2”,連思考都不帶思考一下。
他們呢?
動筆到紙上算了好半天,少的也需要三、五分鐘?
“這大概就是智商差距吧!”不少人發出了郁悶的感嘆,他們從小到大都可以說是天才,今天才發現和真正的天才相比,他們只是比普通人強一點而已。
……
上午的報告會結束,消息也很快被傳了出去。
現場的媒體記者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網絡上很快就有了討論聲,“什么?因為格拉肖的質疑,趙奕現場完成了能量與質量的數學演算?”
“具體是什么?能量與質量?質能方程嗎?”
“看報道了嗎?說是粒子的能量組成,和獲取質量之間的關系,趙奕的說法是,質量獲取是能量排列決定的,同時質量也會影響能量排序。”
“簡單理解就是,粒子獲取能量會變成其他東西?”
“光子獲取到質量會變成電子、夸克?是這個意思嗎?”
“這厲害了!”
“這不是粒子理論,是上帝的造物理論,趙奕成功晉升為上帝!”
網絡上熱情的討論著。
大多數人都不了解復雜的粒子數學,聽到獲取質量、多維空間,都感覺有些玄幻色彩,討論也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媒體的反應也很大。
之前的報告會可以說是‘封閉式’的,有記者參與也沒有及時報告,只是會后續做片段報告,或者撰寫一些文字報道。
現在報告會似乎是出現了‘意外’,趙奕做完了上午的報告,竟然表示說研究出了新的理論,而且牽扯到能量和質量,一聽就是非常重大的理論,還決定現場做演算、講解,就非常的吸引人了。
首都電視臺知道消息后,當即決定做現場直播,學術報告的直播沒多少人看,但好多人關注趙奕的現場演算會不會成功,感覺有點像是‘挑戰節目’一樣,感覺就變得有趣而生動。
當趙奕簡單用過午餐后,馬上就見到錢虹過來問,“周主任讓我問問你,報告能電視直播嗎?首都電視臺想做臨時直播,但要經過你的同意。”
趙奕想了一下,似乎對自己沒有壞處,點頭道,“可以啊,沒問題。”
趙奕到了休息間門口,叮囑旁邊的工作人員,準備好十個大的白板,他思考了一下覺得,過程差不多要八個白板,多準備兩個肯定沒壞處。
這時電視臺的欄目組負責人趕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份剛打印好的文件,“這是直播合同。”
“趙院士,您看看。”
趙奕掃了幾眼合同,發現還有十萬塊的報酬,頓時抿嘴笑了下,干凈利索的簽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