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艾爾曼,我的同事,也是《數學學報》的編輯。”愛德華-威騰幫著介紹了一句。
艾爾曼和趙奕握手道,“我注意到你以前的數學成果,都是投稿在《數學新進展》和《數學學會雜志》上,這次則是選擇了中國的一份雜志。但你也可以考慮一下《數學學報》。”
艾爾曼沒有更多的介紹,也不用仔細的介紹。
《數學學報》,四大頂級數學期刊之一,隸屬于R典皇家科學院,因為是季刊,而且對論證的要求非常高,刊印的論證數量很少,能登上《數學學報》都可以算是一種成就。
趙奕笑道,“其實我考慮過投稿《數學學報》,我做冰雹猜想證明的時候就考慮過,但因為它是季刊,需要等待的時間很長,而且要求很高,我不知道是否能達到標準。”
“當然夠標準!”
艾爾曼馬上道,“如果是你的投稿,就算有什么格式上的小問題,也會有專門的人幫忙修正,保證一次通過。”他緊跟著說道,“下一期會在一個月后發行,如果你能在月底前投稿,下一期就會刊印出來。”
趙奕被一句話堵得不知道該說什么,仔細想想新的成果投稿到《數學學報》也不錯,畢竟粒子的邊界理論也是越多人參與研究越好,世界頂級的雜志也是個不錯的宣傳渠道。
他最終點頭道,“好吧。”
艾爾曼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一個粗狂的聲音,“為什么不考慮《自然》雜志呢?”
一個身高一米九的白人壯漢擠了進來。
他叫本特利。
趙奕知道本特利是因為身高和長相,他最初看到本特利還以為是籃球運動員,結果卻是加州理工大學的數學物理教授,沒想到還和《自然》雜志有關。
本特利扯著粗嗓門說道,“我覺得,你也可以考慮一下《自然》雜志。”
艾爾曼頓時不滿道,“那是專業的學術論文,什么時候《自然》雜志也發表長篇論文了?”
“當然不是長篇,也不需要長篇。”
本特利對趙奕笑道,“只需要粒子理論的成果簡述就可以,《自然》雜志會支付最高檔次的稿費。”
“但是趙教授已經同意把論證發表在……”
“那并不沖突,我們只做簡述,而不是發表整篇論證……”
兩人爭論起來。
趙奕站在旁邊有點無奈,他試著勸勸這個、再勸勸那個,結果爭吵變得越發激烈,都有點快要擼袖子干架的意思了。
然后他有點為艾爾曼擔心。
艾爾曼長得斯斯文文、瘦瘦弱弱,肯定不是本特利的對手啊!
其他人則都是樂呵呵的看著。
他們完全是當熱鬧看的,還覺得非常的有意思,好多人知道發生了什么,心里也不住的感慨,“趙奕果然是超級天才啊!”
“頂級雜志的編輯,都爭著想讓他發表成果,竟然還有什么最高規格的稿費?”
“那可是《數學學報》,是《自然》雜志!”
《數學學報》,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