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這才了然。
他剛才還猶豫著是不是要跟進去,萬一聽到一些機密性的東西,安全什么都倒是不用擔心,別被逼著加入團隊就好。
現在就沒什么問題了。
如果一個大型發動機項目,只還在架構設計階段,估計距離完成最少也要五年?五年還都是說少了,八年、十年,甚至中途放棄轉到其他研究都有可能。
趙奕就干脆進去了會場。
應邵文就是團隊的領導,主持會議的核心人物,他帶著趙奕和張洪濤進來,立刻吸引了所有人注意,討論聲也馬上響了起來,“趙奕?”
“是趙奕,沒錯,我昨天晚上看見他了。”
“他怎么來我們這里了?”
“另外一個,好像是首航的合金材料專家?據說是被應院士邀請過來的,一起來的?”
“應該是。”
“不過……趙奕懂什么動力、機械的?估計就是來湊湊熱鬧。”
“……”
應邵文輕咳了一聲,會場馬上安靜下來。
趙奕和張洪濤找了個后排的位置,完全準備當個盤觀者,會議也就正常進行。
這個內部研發會議是對新型發動機內部設計的討論,首先就是播放了整體的設計圖,每個相關的研究人員,都針對自己負責的部分,給出一些意見和建議,針對問題點分別進行討論。
趙奕倒是感興趣的聽了一下,發動機的設計領域,他還真是第一次接觸,因為只是技術的應用,設計原理還是聽得懂的。
跟著會議的進行,他覺得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旁邊張洪濤則聽得昏昏欲睡,若不是直接睡過去不太好,估計他就趴在桌子上了。
會議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就為一個問題爭執不下,是發動機扇葉構造問題。
有人建議用空心的扇葉,有人則覺得弧線的實心扁葉更好。
空心扇葉有空心扇葉的好。
弧線的實心扁葉,也肯定是有其優勢。
如果只是從提供動力的角度分析,會牽扯到非常復雜的計算,而按照經驗來說,提供動力相差的數值也不會很大,但不管怎么說,類似的方案敲定必須有科學的數據支持,一時間肯定無法決定。
所以會議里的爭執不可能有結果。
應邵文邊聽著手下人員的爭論,發現趙奕坐在后排聽的很認真,干脆趁著個空當,有些期待的問向趙奕,“趙院士,您是數學、物理專家,能不能幫我們計算一下,兩種方案提供的動力,究竟有多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