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區別就太大了。”胡志斌認真道,“前一陣子我還看見他,看那堆動力學、機械之類的基礎書,結果現在就要搞研究了?還讓上面運來了什么設備……”
他說著搖了搖頭,“別人做研究都是先學基礎,從事相關工作慢慢的積攢經驗,他的研究也是先學基礎,但是學了點基礎就能直接上手,去做高級的研發了。你們說說,這區別!”
“根本沒法比啊!”
“我算是知道了,天才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天才是靠飛的,而我們,普通人,就只能一步步的走,怎么追的上去?”
胡志斌的話說到了不少人心里,尤其是專心做研究的人。
比如,周立。
周立的青春大好時光都用在了數學研究上,結果都快過了中年還是一事無成,有一點點的成果說出來都沒什么意思。
趙奕呢?
他好像是隨便做做研究,就頂的上自己一輩子的努力,甚至說一輩子還比不上。
這真是……
想想都有種吐血的沖動!
……
昆侖發動機確實是非常龐大的項目,只是運過來一個發動機的樣機,配套的就有四個專業的工人、兩個項目組派來的工程師,還有一個專門的負責人,再加上領隊以及負責保護的武-警,零零散散加起來有二十多個人。
看著一大堆人忙忙碌碌著,趙奕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動。
這么多人跟著樣機一起過來,以后一段時間肯定要在這里工作,他們是對發動機樣機負責的,但同時可以說就是為自己服務。
這代表研發組的信任和支持。
負責人袁海濤給趙奕不斷介紹著樣機,“這是第四座裝配好的發動機。比第一座、第二座要完善一些,但里面的設計都是差不多的。”
“這個發動機裝配好以后,檢測是沒有大問題,但一直小毛病不斷,沒法裝在戰機上,就一直在那邊放著,干脆就做研究用。”
“張主任開玩笑的時候說,如果能把這個發動機的問題都解決了,昆侖就能正式裝配到戰機上……”
“烏拉烏拉……”
袁海濤不斷的說著,還一邊打趣開玩笑,后來就問向趙奕,“趙院士,您有什么需要嗎?這里的設備不太夠,發動機肯定沒辦法完全運轉。如果您有需要,我們可以再調一些附帶設備過來,最少可以讓里面的控制系統、扇葉分開運轉。”
趙奕沒有直接回答,他圍著樣機轉了一圈,左看看、右看看,還把手放進渦扇口,小心翼翼的摸了下扇葉,旋即擰住了眉頭,思考了好半天說道,“這樣吧。”
“您說。”
袁海濤馬上點頭回應,還拿出紙筆準備做記錄。
趙奕指著樣機,很認真的說道,“把它拆了,各個部件單獨放置。然后把整體設計圖給我。就先這樣。”
袁海濤紙筆都掉在地上,他抖著手滿是驚訝的問道,“拆掉?”
“對,先不用拆的太散。”
趙奕說完才意識到,對方似乎是很驚訝,他解釋了句,“你不拆它,我就看外表能看出個什么?”
“……也對!”
袁海濤深吸了一口氣,干脆一揮手,喊道,“來、來、來,都過來,這個樣機別這樣放了,先把渦扇和外殼分開……”
“拆吧、拆吧!”